阅读历史 |

第225章 (16)(2 / 2)

加入书签

美国的对外决策已被军工复合体绑架

有美国智库分析指出,就在党派之争与政治仇恨几乎影响到每一场总统选举辩论之际,铺张、低效的国防政策却成了明显的例外,这是因为军工复合体不受党派影响。他们向两党候选人和游说团体捐款,这些候选人之后投票支持增加五角大楼预算和实施军火项目,而游说团体与得到军工企业赞助的媒体会为军火项目制造舆论支持。

美国军工巨头雷神技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海耶斯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直言,美国援助乌克兰的资金有80%用于美国本土生产供给乌克兰的武器装备,军援乌克兰相当于给美国人提供就业岗位,对代表各地选区的所有国会议员都有好处。

“我们不会为制造这些武器而道歉……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最终会在这项业务中看到一些好处。当然,今天运往乌克兰的所有武器都是从国防部或北约盟国的库存中提取出来的,这都是好消息。最终我们必须补充库存,我们将在未来几年看到这些业务的好处。”

事实上,除了军火商的游说,采购过程中的官商勾结也并不少见,不断有天价采购被爆出。

在今年4月举行的美国2025财年军费预算听证会上,美国佛罗里达州众议员迈克·沃尔兹曾就军费直接质询空军部长肯德尔。沃尔兹掏出一袋绝缘接头说,这一袋子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零件,在美国空军采购清单上的报价竟然高达9万美元。沃尔兹控诉,“五角大楼只从原始设备制造商那里购买商用零件,这正在让美国政府破产”!

在此次事件中,沃尔兹的举动不仅令人关注军费开支的合理性,更为整个美国军事采购体系的透明度和监管提出了挑战。

有分析认为,美国军队采用的“单一采购”模式的弊端进一步凸显,导致了军队内部的浪费和贪腐情况越来越严重。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官员迪米特里·迪利亚尼日前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军工复合体“拱火”冲突、攫取利益的同时,加沙地带和美国的民众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获利。白宫官员可以从犹太游说集团和军工集团获得政治捐款,犹太游说集团则服务于以色列的利益,尽管有时这与美国自身利益冲突,但美国的武器制造公司也在赚钱,所以每一方都在赚钱。而谁会付出代价呢?美国的纳税人,是他们的钱换来的武器,还有巴勒斯坦的平民、女人和小孩在被轰炸,所以这个血腥的利益循环臭名昭着。”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威廉·哈通撰文指出,美国的对外决策很大程度上已被军工复合体绑架,军工复合体正利用地区冲突推动一场军事输出的狂潮。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官网:随着大型武器公司及其高管大发其财,美国将卷入代价更高的外国军事冲突。

这些事实再度印证了1961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离任演讲中发出的警告:我们必须要警惕,在政府机构中,军工复合体有意或无意间获得的“不正当的影响力”。事实上,艾森豪威尔之后的历任美国总统都没能阻止军工复合体这头“野兽”的膨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