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1章 放粮(1 / 2)

加入书签

毕竟,荆襄可以说是世家大族的天下,在这里,世家的力量非常之大,上当州牧幕僚、下到各郡县小吏,几乎都被士族给垄断了。当然,这和刘表之前奉行的政策“与世家齐治荆州”不无关系。

张廷玉身为地地道道的南郡人,在江陵长大,他当然知道这些‘贪得无厌’的世家大族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比如:许多大户人家为了满足深不见底的贪欲,会着一些下人打扮得邋遢一点,装作难民去领取粮食;而真正穷苦的百姓,可能连队伍都排不进去,更别说领取粮食了。

所以,张廷玉有了一套新的方案,他连夜写好,呈给张富过目,张富看了一遍后,连呼妙哉。更是全力支持张廷玉的做法,还特地将李存孝的义子李冲派给张廷玉,辅佐他放粮,以防有人闹事!

在宣传开仓放粮政策三天后,张廷玉亲自带着李冲,身后有十几两运粮车,每粮车上都堆满了打包好的粮食。除了负责运粮的杂役兵之外,还有三百兵卒,这三百士卒穿戴整齐,身着铠甲,手拿长矛,俨然一副要上战场的样子!

没错,张廷玉的‘放粮’方式,就是要挨家挨户的查看后再放粮。这样就可以最大可能避免有人滥竽充数,领取救济粮了。这个方案张廷玉本来还在担心太子能否通过,毕竟这里牵扯到一个信任问题。

若负责放粮的官吏本身就是个贪官污吏,或者和世家大族有所勾结的官员,这种形式放粮只会助长他们贪污罢了。好在,张富非常相信张廷玉,当即就答应下来了。并且还安排李冲亲自带兵护送粮食,一是为了防止宵小之徒捣乱;二来也可以起到一个监管的作用!

于是,在得到张富同意的张廷玉,就开始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放粮计划。他先从江陵城北的郊区开始,准备挨家挨户送粮。

一行人先来到第一户人家家门口,这户人家居住的是普通茅屋,一扇晃晃悠悠的木门强行支撑着颜面。张廷玉敲了敲门:“我乃蜀太子府上小吏,今奉太子之命特来给百姓送粮。”

过了一会儿,又一老妪撑着拐杖慢慢悠悠走了出来,她看了看张廷玉,又往外看了看几十辆粮车以及戒备森严的将士,老妪有些不敢相信:“果真是送粮?不会再拿走了?”

听到这话的李冲有些奇怪,他直接张口道:“当然不会了,太子说了要开仓放粮,怎么可能有再取回之理?”张廷玉站了出来,先对着李冲解释道:“小将军,你有所不知,之前杨素在南郡时,也颁布了一则法令‘凡参军者,每家每户奖励粮食三斛,且免除赋税一年。’”

“当时南郡百姓听闻如此好事,绝大多数青壮都踊跃参加。但随着战事的进行,杨素又派人挨家挨户搜刮百姓余粮,只给大家伙留下一点点,还美其名曰足够支撑到秋收了。面对杨素的恶行,百姓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这才几个月,南郡光是饿死的百姓都成千上万!所以,我们再次开仓放粮时,难免有人怀疑。”

听到这里,老妪也是痛哭起来:“挨千刀的杨素,我家两个儿子都被拉去参军,现在生死未卜。然后他又派人把我家余粮全部抢走,可怜我的老头子在和仲军争执中,惨死家中。只留下我一个人艰难度日,若不是想等到儿子们回来,我也不活了……”

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后,李冲久久不语,他随着李存孝前往南郡阻击敌人时,可是见识过‘路有饿死骨’的残酷场景。当时他们还以为是特殊情况呢,没想到竟然都是杨素搞的鬼。

这名老妪一人的悲惨遭遇,在旁人看来可能很难想象,但在汉末三国乱世中,是无数个小家庭的缩影。乱世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饿死、冻死、被误杀的数不胜数。人命,是乱世里最不值钱的东西。

“老人家,你放心吧,我们大蜀是不会做这种伤天害理之事的,陛下爱民如子,太子亦勤政爱民,这些粮食就是送给你们的,没人敢来抢!”张廷玉一边笑呵呵安慰老妪,一边派人搬来一大包粮食。

李冲亲自帮忙把粮食搬到屋中,拍着胸脯对老妪说:“老人家,这些粮食给你了就是你的,往后不管有谁胆敢来抢夺或者拿走,我李冲见一个杀一个!”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老妪早已经感动得不能自已,跪在地上一个劲的叩头。张廷玉道:“你不用谢我们,要谢就谢谢陛下和太子吧!”老妪连忙扭头向西,跪拜:“多谢陛下,陛下圣明;多谢太子,太子英名……”

在告别了这第一家之后,张廷玉和李冲继续沿路放粮,基本上在郊区的这些百姓家中,都是已经揭不开锅了。在收到粮食后,所有人都是痛哭流涕,感恩戴德,一个个跪地叩头。

张富知道这件事后,也是在心里说出了一句灵魂话语:“百姓谢我,我可是真要好好谢谢杨素啊。若没有杨素的暴行在前,我可没有这么容易就收拢了南郡人心啊!”

渐渐地,日头已经西落,张廷玉等人已经派送了一整天的粮食了,如今已经来到了城中。由于到了城中,李冲觉得麾下三百穿戴整齐的士卒有些太过显眼,而且不利于市内通勤。就让这些部曲化整为零,分批次跟随。

此时他们身后只跟了三十多人,一起进入城中大街。和郊区的普通农民比起来,城中居住的大多都是官绅。从房子的风格上都很容易辨别,各个富丽堂皇,美不胜收,甚至还有些家丁守卫呢。

众人走到一家大户人家门前,张廷玉只看了一眼大门,见门口有几个家丁手拿棍棒在看门。

张廷玉就直接走了过去,这也是他今日第一次略过人家。李冲悄悄问道:“张大人,你为何这家也不进去看看,就直接走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