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暮鼓晨钟,旧岁新章(1 / 2)

加入书签

光绪三十三年,春寒料峭,营口城沉浸在一片即将变革的氛围中。晨曦初破,天边一抹淡蓝渐渐染上了金辉,古老的县衙门前,石狮静默,仿佛也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时刻。街道上,行人匆匆,或肩扛扁担,或手提篮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憧憬。

“老爷,听说了吗?县衙要改名叫县公署了。”一位穿着朴素的老者对着身旁同样年迈的友人低语。

“哦?这可是大事啊!变了名头,怕是连规矩都得换上一换。”友人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随着第一缕阳光完全洒落在县衙的牌匾上,“县衙”二字在晨光中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工匠们正小心翼翼雕刻的“县公署”三个大字,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时代更迭的沉重与希望。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宣统元年,二月春风似剪刀,不仅裁出了细柳新绿,也剪断了营口海防同知厅的历史脉络。二月的一天,海风带着几分凉意,却也夹杂着前所未有的清新气息。

“大人,朝廷的旨意到了,撤销海防同知厅,设立营口直隶厅。”一位身着官服的信使匆匆步入府衙,手中紧握着一道黄绫圣旨,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与不安。

营口海防同知厅的大堂内,气氛凝重。同知大人缓缓站起身,望着窗外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一变革不仅是官职的更迭,更是国家对于海洋防务战略调整的重大决策。

“遵旨吧。”同知大人最终轻叹一声,转身面向众官员,眼中闪烁着坚定与不舍。

随着营口直隶厅的设立,一场关于土地归属的微妙变化悄然发生。盖平县所辖的北汇乡与北镇乡,共计43个村落及大石桥村等18个村,被划入了营口直隶厅的版图。这一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每一个村落。

“听说了吗?咱们村以后就是营口直隶厅的了!”村头的老槐树下,村民们围坐一起,议论纷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