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4章 陛下呢?陛下赶紧来收了这妖孽吧!(1 / 2)

加入书签

第774章 陛下呢?陛下赶紧来收了这妖孽吧!

“你不会真觉得,换成高祖之后,还有那么多人希望复明吧?”

“为什么在大清王朝初建之时,举国上下便涌出那么多反清复明的起义军,难道你自己都没考虑过原因的吗?”

老朱表示很不能理解。

的确,古往今来有很多王朝在刚刚建立不久后便被推翻。

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只要皇帝不那么昏庸,不做出什么离奇决断的。

至少不会在王朝初年便叛军四起。

比较鲜明一些的例子,大概就是胡亥跟杨广了。

不过这两人是明显的作死。

自己将国力折腾到近乎凋零的程度,百姓的生活质量急剧下滑。

加上周遭也并不安稳。

胡亥时期有六国余孽虎视眈眈,别说他屡屡犯错,即便他兢兢业业什么错都不犯,大秦王朝也未必会那么安稳。

更别说他在赵高的忽悠之下,还真觉得自己坐稳江山,各种胡作非为。

大秦的亡,是能理解的。

至于杨广,三征高句丽,耗费民力财力无数,最终却落得个无功而返,甚至还吃了大败。

加上杨坚得国的手段也没那么光明正大,觊觎他杨家江山的人数不胜数。

民怨四起之时,各路群雄趁势起兵推翻大隋。

规律是有的。

先有民怨四起,后有虎视眈眈能够问鼎天子之位的群雄,这才能够掀起一场场足以席卷整个天下的叛乱。

可大清呢?

各路诸侯都是一盘散沙,有的想打,有的想偏安一隅,甚至有的还想求和。

就这种情况下,百姓都能齐心协力抗衡外敌。

南明都已经憋屈成那样了,一句反清复明,依旧是一呼百应。

可以想象,在大清的统治之下,百姓过的都是怎样的日子。

至少是比明末还差了一大截的,但凡要稍微好上那么一些,百姓可不会管做江山的是谁。

谁能让他们活下去,谁能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会坚定的支持谁。

清初之时便硝烟四起,到处都有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义军涌现。

光是平叛就用了数十年。

这能是个正常王朝?

“正是因为有了清初的对比,百姓才会觉得,哪怕是明末的日子也能忍受。”

“毕竟明末虽然官员腐败,但至少大明皇帝是将他们当人看的,官员的剥削也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

“你觉得现在换成了高祖入主中原,开创他的大汉盛世,真的还有百姓宁愿放着好日子不过,反而要去光复大明的吗?”

刘彻被乾隆的言论给看笑了。

若南明君主是个雄才大略之人,那也就罢了。

偏偏南明那边也同样一片混乱,谁也不服谁,皇帝连自己的权柄都维持不住,更遑论令百姓归心呢?

这种情况下,你还要嘴硬,说他们会反刘邦而要求光复大明。

那刘彻也只能说,乾隆还活在梦里。

“都不用开创什么盛世,只要停下战乱,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所有的叛乱都会在顷刻间停歇下来。”

“甚至很多地方可能都用不着高祖动用刀兵,百姓自然会想办法让他的统治蔓延。”

百姓虽然很容易被糊弄,但他们一定能看出,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两边的生活状况一对比,剩下的甚至都用不上刘邦了。

他们自然会想尽手段,将自己的家乡纳入刘邦的版图之中!

而接下来,天幕中所发生的一切也都在印证他们的猜测。

张献忠冒着被包抄屁股的风险赶回来救李定国,后与刘文秀会和之后转头迎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