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4章 难如登天!(2 / 2)

加入书签

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

“可惜,刘邦在挑战中看不到你的提议。”

“否则寡人也很想看看,这么做究竟能否行得通。”

“以及,你的这个主意得消耗多少银两和人力!”

在争论之后,老朱表示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

嬴政则是除了他自己之外最看好这个提议的人。

久不开口的他,也着实是被老朱这个大胆的想法给勾出来了。

“天文数字!”

李二甚至都不用细想。

将识文断字普及开来,说起来倒是只有一句话,真正要去施行的时候。

学堂要建的吧?

总不能让百姓坐在露天之处淋雨读书,纵使人能坚持下去,书也是会被毁坏的。

那么问题来了,想教导全天下的百姓,那得建多少学堂?

建这些学堂需要多少人手以及钱财?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学堂建起来了,教导他们的先生又从何处去找?

哪怕是往多了算,一名先生教导百名学生,那恐怕全天下的秀才也不够用!

再退一万步,学堂建起来了,先生也足够,那书籍呢?

哪里来的那么多书籍给百姓人手一份的去学?

这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足以将任何一个王朝的天子逼疯。

主意是好主意,但任何一个王朝,都很难去实现!

且很多地方的百姓你愿意去教,他们都未必愿意去学!

在他们看来,读书识字或许还不如多做两天活来的实在。

毕竟寻常百姓又不指望去考功名,他们不懂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只能看到实在的东西。

“难如登天!”

看着李二将其中的难点拆解出来,哪怕是提出这个主意的老朱也是不禁头皮发麻。

不要说彻底推行下去,就是最基础的学堂都让他感觉到了极大的难度。

这可不是说建就能建的,由谁负责,当地官员又要如何协调,以及国库要如何分派钱粮。

哪怕彻底排除掉贪污的情况,也依旧是恐怖的负担。

甚至于掏空大明国库,也未必能够填的满这近乎无底的深渊!

再往后的难题,更是想都不敢想要如何才能解决。

的确,他所说的让所有百姓都能做到读书识字,能够解决绝大部分难题。

可想做到这一点,本就是天大的难题!

“能看出来,这件事本身就不是一代人能够做成的。”

“但寡人有种预感,若是做成了,定然能够惠及千万代!”

嬴政的目光本就非同寻常。

他能够在六国都想着割据一方的时候便提前看到一统的必要性。

如今在老朱的提醒之下,自然也能看出这么做的好处。

一代人做不成,那就两代人。

两代人做不成,那就三代、四代甚至更多!

只要真正想去做,那总有一日能够达成这个目标!

耗费数代人的力量惠及千秋万载,不划算吗?

这笔生意无论怎么算,都是赚大了的!

“你始皇帝的预感应当无人去质疑,可问题是,三四代人真的就能达成这个目标吗?”

“最大的可能难道不是拖垮整个朝廷的财政,却依旧不见起色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