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 / 2)

加入书签

“大人。”

“这已经是魏军第五次毁坏田亩了。”

“再这样下去,陇西今年的田产怕是不足半成了。”

现在谢安、脱脱两人要面对的问题是,

如何有效剿除陇西腹地的曹魏杂兵。

秦良玉不可能凭借几千人,

将数万人挡在鄣县东面。

曹魏吸取先前的教训,

将营寨扎在了鄣县外围十余里处。

有了这十余里的中间缓冲带,

秦良玉根本无法派兵骚扰。

而这些军营,

便又成了魏军的中转站。

獂道的一部分粮草,存放在那里,供给进入腹地的魏军。

伤兵也能通过这个中转站,

顺利返回魏地。

“还记得主公说过的山城么?”

邓禹灵光一现。

“安石可是想修筑堡寨?”

“嘶……但堡寨修成,还需要时间。”

“眼下刻不容缓啊。”

谢安摇摇头。

“不是堡寨。”

“主公所说山城时,提到过敌台、望楼、烽火台等建筑。”

“筑堡寨,时间不够。”

“不若修筑烽火台,自襄武起,至洮城终。”

“鄣县以北的同穴山,亦是绝佳的观望点。”

“烽火台一成,便可监视往来的魏军。”

襄武、鄣县以北,是陇右高原。

那里几乎是无人区,

自然不用提防。

邓禹嘟囔着‘烽火台’三个字,缓缓点头。

“安石之策,甚妙。”

“甚至烽火台不用夯土,只需实木,辅以蒙皮即可。”

“如此,短时间内便可筑造十数座。”

“有了示警,各县各城,便可从容应对。”

想法是好的。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谢安、邓禹两人刚解决了田亩问题,魏老师再次出题。

“陇西境内,竟已有三十余座烽火台?”

“是,陛下。”

“不仅如此,这些烽火台就算破坏了,也能在一夜之间再次立起。”

“以至于,我军每到一处。”

“必有当地守军严阵以待。”

“麾下士卒损失惨重,却再无法靠近蜀军田垄半步。”

曹叡揉着太阳穴,

尽量缓解脑中的阵痛。

“卫卿。”

“蜀军之计,该用何法破之?”

还不待卫臻说话,

坐在一旁的陈群说道:“陛下。”

“此事易尔。”

“蜀军就算筑造大量烽火台,也只能起到示警的作用。”

“而主动权,依旧掌握在我大魏手中。”

“蜀国善守,那就让他们守到底,守到死!”

“继续骚扰下去,但见蜀军有备,不必纠缠,可绕道而走。”

“长此以往,蜀国也只能望田兴叹,却不能耕作万一。”

一个道理。

依旧是不让蜀军种地,只是过程略有不同罢了。

不种地,就没有粮食。

没有粮食,就会失去民心。

百姓暴起,蜀军自然无法长期占有陇西。

内忧外患之下,

刘谌也只能暂避锋芒,再次退守武都。

曹叡猛拍了下桌子。

“妙!”

“司空之言,与朕不谋而合!”

陈群也不贪功,遥遥一拜。

“陛下圣明。”

下首诸葛诞站出。

“启奏陛下。”

“凡兵争,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司空之策,乃让蜀军无辎重,无粮食。”

“现刘谌所用粮草,皆陇西所剩。”

“我军不必与之斗狠,只需围困陇西。”

“假以时日,这五百六十万斛粮草一旦耗尽,刘谌纵有通天之能,也无力回天。”

“而我军背靠关中,粮草源源不绝。”

“如此,可立于先天不败之地!”

周遭大臣纷纷点头。

皆以为诸葛诞之法可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