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消息传开 刘繇借兵(2 / 2)
刘繇站起身,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哭诉道:“兄长,自被袁术击溃,丢了豫章郡后,我日夜难安,自觉对不起国家,更愧对于高皇帝子孙这个宗亲身份。如今袁术已撤离豫章郡,仅留下少量兵马与孙策对峙。可那孙策亦是狼子野心,对我的豫章之地虎视眈眈。兄长,我此番前来,便是想恳求您借些兵马,助我收复豫章郡,一雪前耻啊!”
刘表听完,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其实,他早听说了袁术撤兵与马超对阵的消息,心中正反复权衡利弊,犹豫不决,没想到刘繇竟主动找上门来。他微微皱眉,在厅中缓缓踱步,沉默片刻后说道:“贤弟所言,我亦有所耳闻。只是这借兵之事,关乎重大,容我思量思量。豫章郡路途遥远,出兵相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胜负未知,万一……”
许邵见刘表有所顾虑,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刘公,此举看似冒险,实则大有可为。如今袁术主力被马超牵制在庐江,豫章郡兵力空虚,正是我们出兵的绝佳时机。一旦收复豫章,刘公不仅能助刘繇将军重振旗鼓,还能在江东扩充势力范围,增强自身实力。届时,荆州与豫章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实乃长远之计啊。再者说,若能成功击退孙策,还能消除一个潜在威胁,对荆州的稳定也大有裨益。”
刘表停下脚步,目光在许邵和刘繇身上来回扫视,眼中透露出思索之色,显然是被许邵这番话打动了,可心中仍有疑虑,一时难以决断 。
刘表目光缓缓移向一侧的蒯良、蒯越兄弟,眼神中满是探寻之意,似乎在期待他们能给出一个万全之策。蒯良会意,轻咳一声,率先开口,神色间透着几分忧虑:“主公,您与诸位都清楚,前番收留刘繇将军,便引得袁术派使者前来诘问。主公您心慈仁善,不忍宗亲受苦,为了应付袁术,不惜拿出十五万担粮草,才让袁术不再追究此事。如今刘繇将军又来借兵攻打袁术,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树立强敌啊。一旦与袁术彻底决裂,后续的麻烦怕是无穷无尽,还望主公三思。”
许邵听后,神色一凛,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据理力争:“蒯先生所言虽有道理,但时移世易,当下的局势与之前已大不相同。先前袁术势大,我们确实无力与其正面抗衡,刘繇将军兵败来投,承蒙刘荆州收留,这份恩情我们铭记于心。可如今,袁术被马超死死牵制,大量兵马撤回庐江,豫章郡仅留少量兵力与孙策对峙,此乃天赐良机啊!袁术狼子野心,妄图僭越称帝,本就是不臣之贼。刘荆州身为汉室宗亲中的中流砥柱,在这袁术与马超胜负未卜之时,正应与其他宗亲同仇敌忾,兴正义之师,讨伐此等逆贼。如此一来,既顺应民心,彰显刘荆州的大义,还能借机扩充势力,稳固荆州根基,何乐而不为呢?”
蒯良微微摇头,反驳道:“话虽如此,但马超与袁术之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万一袁术得胜,转过头来必定迁怒于我们,那时荆州便要面临袁术的疯狂报复,我们能否抵挡得住,还是未知之数。”
许邵却不退让,接着说道:“蒯先生过虑了。即便袁术得胜,他也必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对荆州发起大规模进攻。况且,我们此番出兵是师出有名,占据道义制高点。若能趁此机会收复豫章,不仅能增强自身实力,还能与周边势力形成制衡,到时候即便袁术想报复,也得掂量掂量。”
蒯越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缓缓说道:“话虽如此,出于宗亲之义,我们理当伸出援手,可这出兵之事,劳民伤财,耗费巨大。我主如此兴师动众,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切实的好处呢?总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就盲目行动吧。”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抚着胡须,目光直直地看向许邵,似乎要从他的回答里挑出破绽。
许邵闻言,脸上镇定自若,向前迈了一步,言辞恳切又极具煽动性:“蒯先生所言极是,出兵之事自然不能草率。但请您细想,如今袁氏兄弟目无朝廷,公然对抗,天下百姓无不痛心疾首。刘荆州身为汉室宗亲之首,威望颇高,若能在此时挺身而出,主动出击讨伐袁术,这义举定会传遍四方,赢得天下人的敬仰与拥戴,民心所向,便是最大的收获啊。”他稍作停顿,目光炯炯,扫视了一圈众人,接着道,“再者,一旦朝廷平定了袁术兄弟这等叛逆诸侯,刘荆州作为宗亲中的领军人物,为平叛立下大功,届时得到的赏赐与荣耀,必定不可估量,这往后在朝堂上的地位,更是稳如泰山,还怕没有长远的好处吗?”
见蒯越微微动容,许邵趁热打铁,语气愈发坚定:“更何况,若是此番能助我主刘繇重夺豫章郡,我主定不会忘记刘荆州的大恩大德。到时,豫章郡愿与刘荆州一同治理,哪怕划出半个豫章给刘荆州,我主也在所不辞。如此一来,刘荆州不仅扩充了势力范围,还多了一个盟友,在江东地区的影响力也将大大增强,这眼前的实际利益,同样不可忽视啊。”
蒯越听完,陷入了沉思,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显然,许邵的这番话让他有所动摇,内心正权衡着利弊 。
刘表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暗自盘算,脸上不动声色。其实,从收留刘繇之时起,他便对豫章之事有所图谋。此刻见话说到这份上,时机已然成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