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番外:当魔改的老朱看到正史(22)(2 / 2)
【反而是在登基的前十年疯狂夺取朝廷的权柄,励精图治,推行新政。】
【在位前十年中很有所作为,甚至有挽大厦于将倾之功。】
【这位皇帝登基初期不仅是挽救国家的政治经济,他也是自明成祖朱棣后最后接连打胜仗的皇帝。】
【朱翊钧亲自主持了着名的“万历三大征”。】
【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前三次出征皆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算是稳固了大明王朝外部的安定。】
【但是登基14年后,万历皇帝开始满足于自己前妻所取得的成果,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朱翊钧执政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
【甚至是在三次对外征伐的后期,他也不曾召开过大朝会,只是下旨以掌控战局。】
【因为朱翊钧对朝中的放纵,明末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在后世都流传颇广的东林党争。】
【因为东林党争实在是涉事颇广,朱翊钧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召开大朝会公开召集大臣。】
【但是那个时候早已是皇太子全权处理国家政务,朱翊钧就算是召集了群臣,也是虎头蛇尾随便解决了一下。】
【朱翊钧是一个和他父亲一样沉迷享乐,致力于敛财的皇帝。】
【他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每日都是居住在宫内纵情饮乐。】
【但是朱翊钧真的是大明所有皇帝当中能力最出众的其中之一,他即使是30多年不理朝政,朝堂之上却也没有出现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
【整个朝堂与国家依旧是在他的控制之下。】
听着这个皇帝明明这么离谱却依旧有能耐掌控朝堂,朱元璋整个人都是大大的恨铁不成钢之意。
遇到那些废物后代他情愿他们立马暴毙,但是好不容易有一个能扶大厦于将倾的治世明君。
怎么到后面也变成了纵情享乐,不理朝政的昏君了呢?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来人,再多找人去测算一番。”
“可是我大明的祖坟位置埋的不对,如若不然,另一个世界燕王的这些后世子孙如何能这般不成器?”
朱元璋又敲了几下桌子,目光如同利剑一般,射向了朱棣。
“或许是因为燕王迁都后没选好风水?”
“瞧瞧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面对自己的老爹时不时就给自己扣个黑锅的举动,朱棣一句辩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如今大明没有迁都,大哥和大侄子都是明君。
大侄子那几个小儿子瞧着也没有特别昏庸的,难不成真的是另一个世界的自己迁都的时候地理位置没选好。
或者是在建造都城的时候有见不得大明好的叛贼混入其中,使用邪术破坏了大明的国运?
但是这么多离谱的皇帝还能传承十六代,看着也不像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