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1章 公子将闾,朝堂大换血(2 / 2)

加入书签

秦始皇也是一笑,拂袖道:“朕都知道,朕本打算是给你些金玉作为封赏。既然太师不屑的话,那朕就……”

“别啊!若是金玉,臣还是要的!”黑夫是连忙作揖,顺势道:“臣,拜谢陛下封赏!”

“哈哈哈!”

“诸卿,共饮此樽!”

“谢陛下!”

群臣同时举起酒樽。

秦始皇放下酒樽,脸上的笑容则是缓缓消失。他看向公孙成的空位,叹息道:“诸公想必也都已听说,昌武侯年事已高,已至大限之期。宗正位列九卿,掌皇族亲属及登记宗室谱牒。这些年皆是子婴担任少宗伯,辅佐处理政事,就由子婴继任为宗正!”

“臣,遵制!”

子婴缓步走出,抬手应下。

群臣同时起身恭贺。

“见过宗正!”

“诸公有礼。”

子婴本就胖,平时也都是笑眯眯的与人为善。在咸阳城都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朝堂廷臣和他关系也都甚好。甭管是什么派系,都会想办法拉拢他。而子婴则是素来不管这些事,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由他继任为宗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奉常……”秦始皇顿了顿看向将闾,缓缓道:“公子将闾自任闽中郡尉起,屡立大功。为人敦厚孝顺,恪守礼法。便由他接任奉常,而闽中郡尉则由公子麟角继续担任。”

“臣遵制!”

将闾站起身来,无比从容。

“见过奉常!”

“诸公有礼。”将闾面露微笑,抬手回礼道:“吾初为九卿奉常,若是有何做的不对的,还望诸公多多担待。”

“奉常客气了。”

扶苏则是静静的看着,想到黑夫曾与他说的大鱼落万物生。公孙成已是日落西山,大限将至。他的位置空出来后,自然是会令朝堂局面改变。

将闾和扶苏关系还算尚可,他现在担任奉常,以后也能成为扶苏上位的左膀右臂。这其实都是诸侯国的传统了,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历代秦王都离不开宗室相助,这些子弟不乏出将入相的国之栋梁,而他们也将会是国君制衡外臣的利器。

至于公子麟角,他今年恰好顺利出师。他主修的是法家和道家,在学宫表现是极其出众,也是深得不少先生的赞赏。既然把将闾召回咸阳,正好可以把麟角派过去历练。若是他表现出众,以后还可派遣至象郡或是西南夷。

西南夷就只剩下滇国,韩信带着火器前往滇国,很快就能平定。到那时偌大的牂牁郡可需要不少人……

秦始皇有时候也挺懊恼,他在历代秦王绝对算是高产的了,光公子就有十余位。可奈何现在家产太大,就是想要派遣公子戍边都难有人选。

扶苏是太子嗣君,不能动。公子高已至岭南戍边,而将闾则是继任为奉常。至于其他公子则是还在学习,想派他们戍边都难。唯独还算成器的也就剩胡亥了,只是还要他今后能领兵出海远征。目前虽然封为东海君,却还未担任实职。

看着他们各自封赏,黑夫则是神色如常。他去淮阴前就曾问过扶苏,毕竟是当初提到了改革为六部,只是目前还没下文。莫非是皇帝不愿意放权,或者说对改革这事不感兴趣?

经扶苏解释后,他才明白。目前朝野还未稳定,再加上得处理战事,所以便将此事暂时搁置。改革朝政也是需要时机的,绝不能操之过急。等提拔批人手后,再出面改革也不迟。

吃饱喝足后,群臣便都各自告退。而秦始皇则是带着扶苏等公子,连带着黑夫这位便宜太师,共同前往宗正府。公孙成作为四朝老臣,总该去送他最后一程。

【第1更送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