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八章 南疆疑云(19)(1 / 2)

加入书签

“呵呵,难怪你会把那一篓小螃蟹看做宝贝,却原来是有这等妙用。”翌日上午,西坊街附近的某条小路边,慕容栩、景合玥与玉羊正坐在一个小茶摊内闲坐聊天。听罢玉羊讲述完昨天品评会的状况与自己创作新菜的心得,慕容栩伸出大拇指,由衷赞叹道,“佩服,如此奇巧,也只有我家小妹能想得出来了!”

“嘿嘿,其实做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用上,毕竟在我们那里,秃黄油是很常见的调味食材啦。”玉羊伸手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只不过我没想到竟然会那么受欢迎,听魏妈妈的意思,今后怕是要当成楼里的招牌点心来卖了……所以我那点存货肯定不够用,好在眼下螃蟹还没完全落市,魏妈妈已经说了会替我张罗,不论代价也一定要把莺儿的歌舞和这‘蟹粉汤包’的名声在折花会上一炮打响……所以说这两天还能得些空,等到折花会正式开幕,我怕是有的忙了。”

“可不是,最近我们曲乐班的姑娘们也个个都勤勉得紧,晚上要陪客唱曲,白天还缠着我要抄谱背谱,演习新曲,真叫人恼也不是,疼也不是……”慕容栩无奈地摇了摇头,顺手捻起一块茶点送入口中,皱了皱眉,抬眼

看向玉羊道,“说起来,我们俩都还未曾见识过那‘蟹粉汤包’的真容呢,什么时候你得空了先做两个,好叫我们也尝个新鲜?”

“就是就是,刚才听得我都馋了!”景合玥闻言也来了精神,立即摇着玉羊的胳膊相约道,“今晚就做,好不好?”

“行呗,正好材料还有的剩,我先做两个给你们尝尝。”玉羊大大方方地点头同意了,对于时时照拂自己的慕容栩和景合玥,她一贯是予取予求,并不吝惜的。

昨天在品评会上引发如潮好评的“蟹粉汤包”,其实就是如今在苏式小吃店里常见的小吃品种之一而已。然而想要在食品工业远远落后的昆吾国内重现,却是有双重困难需要克服——其一是内馅的调味,其二是皮子的制作。

在缺少现代调味料的昆吾国内,如何烹调出不逊色于现代口味的高汤与馅料,着实花了玉羊不少心思——秃黄油是其中之一,这种由蟹膏蟹黄为主料,外加猪油黄酒焖熟的调味料不仅饱含蟹香,更重要的是能够长久保存,随用随取,不必担心螃蟹落市后便为“无米之炊”的尴尬。除了秃黄油以外,玉羊特色“蟹粉汤包”的又一调味秘诀是使用咸鸭蛋的蛋黄来取代食盐,进行内馅

的调味制作,如此蒸出的汤包内馅不仅更加咸鲜可口,而且咸蛋黄还增添了肉馅的细腻口感,是锦上添花的独门秘诀。

除了内馅以外,制作蟹粉汤包的另一重难题,便是解决外皮的韧性与口感——现代意义上的汤包类点心直到明清才出现,不是之前的古代人民智商不够,而是因为中原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几乎都是低筋品种,磨制不出制作用于精致面皮点心的高筋面粉。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玉羊事先做了好些配比试验:将普通的低筋面粉放在加了羊奶和食盐的水中反复揉搓,直到把浮出的白色部分全部滤去,只剩下发黄的一团,如此制作出的便是富有弹性与韧性的面筋团子。再将面筋团子按照比例切成小块添加入低筋面粉中,揉搓成型后便是能够制作汤子的高筋面粉了……经过以上反复加工而成的汤包外皮,柔韧得足以包裹住内馅汤汁不至破损,又仿佛吹弹可破,口感弹性十足,亦是为汤包整体添色的一道点睛之笔。

玉羊正想着该如何教授枕月楼厨房内的各个伙计分工制作汤包材料,好让自己不至于过于操劳,却听见不远处的街边忽然传来喧哗之声。眼尖的景合玥忽然低低地“呀”了一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