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 魏明正:青色的春天(2 / 2)

加入书签

“你、你怎么在这?”

她嘴角漾出一抹浅笑来:“这里是我家。”

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愚笨,抬手挠了挠脑袋,心想如果是皇兄的话,一定不会像他这么笨手笨脚。

皇兄总是能自如应对所有人和事。

“我听守卫说,你每天都会来。”

“是。”

他赶紧承认:“上一次,我忘了该给你银钱。”

她仍是浅浅笑着,“五芳斋的糕点受欢迎的原因,不止是因为它味美,还因为它价廉。”

他最终没能给她银钱,他在那个冬天,总觉亏欠她,这种亏欠让他想与她结识,让他想用别的方式偿还,让他想日日见到她的笑颜。

这种亏欠,持续了他的一生。

常年跟着父亲在边疆磨练的徐家长子徐鸿光回京时,他正跟随她的脚步走进京城的书铺。

她不要他的钱,他便日日到将军府门外等她,偶然运气好,能碰上她也出门,她去哪里,他便跟着去哪里。

“公子对京城好像并不熟悉。”

是不太熟,他常年待在宫里,“姑娘今日可还去歌舞坊看乐舞百戏?”

前些日子他跟着她进了歌舞坊,本有些意外,以为是烟尘之地,没想却是个雅致之所,民间的歌舞,竟比宫廷里的有意思得多。

“百戏每月只有一次,公子若还想看,可待到下月。”

下月,也能同她一起看吗?

他们走进书铺,他一看到书卷就一个头两个大,想到被太傅用戒尺打手心时的钻心之痛,他忍不住搓了搓手,看她挑了好些诗书史籍。

心想她真有意思,寻常姑娘家看的都是什么《女戒》、《女范捷录》。

转念一想,她这般温婉才人,应当早就已经烂熟于心。

不像他,这么多年了,还在抄《圣祖训》。

他抢先一步付了钱,又拎过那一摞被店家用绳结捆好的书籍,和她一同走出书铺。

“阿兄今日回京,我得早些回府,今日便不与公子作伴了。”

他送她回府,那传闻中的徐家长子抱着双臂,站在府门前,气势凌人地望着他。

一言不发夺过他手中的书卷,她被她的兄长揽着进府。

“阿音,不要随便与陌生男子一同外出。”

陌生男子?

他好像确实是。

明明相识月余,她却从不过问他的姓名和来处,他要跟着,她也默然应允,甚至在遇到一些他从未见过的事物时,主动向他解惑。

书上所写的窈窕淑女,原来说的是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