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3章 赶珠龙纹梅瓶(2 / 2)

加入书签

中年男人没想到柳暗花明,竟然真卖出去了!

哎,家里五个孩子等着吃饭呢,祖宗应该能原谅他变卖传家宝的行为吧!

30块买一对黑瓶子,冯玉才给李向东竖起一根大拇指,“真是有钱烧的!大烧包!”

李向东心思都在这对梅瓶上,他一鼓作气把瓶身使劲儿擦干净,整张手帕都黑了。

“二哥,这瓶子是蓝色的啊!还有白色的花纹!”

李平指着擦干净的瓶身说,冯玉才凑过脑袋来看,“是嘛是嘛?让我看看!”

只见瓶身竟然真的是晶莹剔透的深蓝色,上面一条白色的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

“不好看!”

“是不好看!”

冯玉才和李平难得有意见相同的时候。

他俩的审美比较一致,还是觉得花儿啊,朵儿啊的比较漂亮。

李向东却充耳不闻,心里暗暗雀跃,没准自己这次捡了个大漏!

龙追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是元代梅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纹案。

这对梅瓶腹部的赶珠龙,龙首上扬,龙角后翘,蓝釉点的眼珠炯炯有神,龙嘴张开,露出利齿,颈部细长,背纹动感十足,四肢粗壮,颇有巨龙叱咤风云,腾空万里之势!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制作霁蓝釉时,工匠们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的条件下,与坯胎高温一次性烧制形成。

霁蓝釉始创于元代,登峰造极于明朝宣德,清朝烧的就更多了。

其实,李向东这么确定这对梅瓶是元朝的,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元明清三朝的龙纹特征不同。

元代龙纹龙角昂首,鬃毛飘洒,嘴巴张开露出锋利的牙齿,龙目圆睁,十分威猛,头大脖细、身段从头到尾,慢慢变粗,显的结实有力。

所以后人在元代瓷器上看到的龙纹都是气势凶猛,极具战斗力的形象,俗称“蛇颈龙”。

等到了明代洪武朝后期,形成了另一种奇特的风格。龙脸是圆形,龙眼像猫的眼睛,后人称这一时期的龙为“猫脸龙”。

朱棣,朱瞻基的永宣盛世,龙纹则呈现出目光如炬、鬣毛冲冠、生猛强健的姿态。张嘴龙的上颚翻卷如象鼻,闭嘴龙则嘴钝如猪,俗称“猪嘴龙”。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像戴了一副眼镜似的,略显呆萌,俗称“眼镜龙”。

清代康熙时期,龙纹头大身子小,龙须细长弯曲,龙发反束向后,龙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人们管这种叫“地包天龙”。

雍正朝的龙纹比较中规中矩,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力日渐衰退,瓷器上的龙纹也如那个朝代一样,扭曲,怪异,虚弱。

总之,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总是和当时的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是国力的直接呈现。

李向东默默的在心中过了一遍元明清龙纹的区别,小心翼翼的把两个梅瓶仔细包好。

正要走,谁知后面匆匆赶过来一位老法师,他带着劳动帽,一双玳瑁老花镜压到鼻梁上。

“侬等等!”

元代龙纹

洪武朝猫脸龙

永乐,宣德朝最凶猛的龙

康熙地包天龙纹

嘉庆龙纹

同治龙纹,是不是有点草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