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0章 拉拉蛋的鸡(1 / 2)

加入书签

民谣说,麦黄蟹,豆黄鳖。

说的就是麦子黄梢儿的时候,螃蟹是最肥的,公的满膘肉,母的满壳籽,掂一掂,各个沉手。

而现在,是鳖最肥的时节。

村里人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儿,吃罢了晚饭还要下水捉野生鳖。

等到傍晚,日头快要下山的时候,走到白洋河和三支河的河堤上,你就看吧,好多手持长木柄U字型铁叉的人,在齐腰深的浅水中溜达,时不时的往水下用力叉的场面。

“唰唰唰、唰唰唰……”

要是能听见“噗通”一声,感觉像插到了锅盖上,那就可能就是插到鳖了。

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直着向上拔铁叉,而是要横着铁叉把鳖挑出水面。

水花迸溅,老鳖四肢乱蹬乱摆,把它往口袋子里一扔,它就再也逃不脱了。

河里的老鳖多,一晚上怎么也能捉到一个两个的。

不管是卖给大队,还是自家吃,都是极好的。

李家坡的水产养殖基地也有两个塘专门养鳖,燕京城专门有家饭店要鳖,他家的特色菜就是长寿宴。

听听,啧啧,长寿宴!

一听就知道这一桌子菜都是鳖做的。

现在正是鳖大量上市的时候,郭大明带着人把鳖塘里面的水都放光了,只剩下池底的泥沙。

好多小鱼小虾在池底蹦来蹦去,鳖却都一头扎进泥沙里,一个都看不到。

要是一个个去塘底摸就太浪费时间了。

还是李国庆想出来一个好方法。

因为鳖一般都藏在泥沙下一两厘米的地方,耙地的耙齿正好能够划到。

等把水放光,把老黄牛赶下池塘,套上耙,一挥鞭子,老黄牛踏动牛蹄,在泥沙里缓慢的走动起来。

随着老黄牛的走动,耙被带动,这时候就见咕噜一个,咕噜一个,一个个沾满淤泥,缩着脖子和四肢的大鳖就被耙出来了。

后边跟着的人,眼疾手快,把耙出来的鳖扔进玻璃丝口袋里。

重达十几斤的大肥鳖,七八个就能装满一口袋,扔到岸上,凑够了一千斤就给燕京城送过去。

就这两个塘,一共耙出来五千多斤鳖,三角钱一斤,一共卖了一千八百六十三块六角八分钱。

李向东领着几个小伙伴看了一会儿耙鳖的,又去蟹塘看看,里面养的是刘民乐教授新培育出来的品种——“兰花一号”大闸蟹。

这种大闸蟹吃起来味鲜无腥、脂香味浓、口味回甘,还具有膏黄丰满、不易退膏的优点。

李向东到的时候,蟹塘还有许多过来实习的学生,正在对大闸蟹的生长状况进行记录。

走出水产养殖基地,李向东突然感觉到有点饿了。

他,想吃窑鸡和窑红薯了!

“国庆,咱们做个窑鸡吃吧?”

“行啊!秋天正是吃窑鸡的时候!”

李国庆欣然同意。

说干就干!

也不用去别的地方买鸡,现成的李向东家的鸡窝里就有好多只肥嫩的小母鸡呢!

一阵鸡飞狗跳过后,几个人抓了三只小母鸡,烧开水,拔毛,破膛,不一会儿三只小母鸡就变成了三只白条鸡。

用酱油,盐,以及各种调料给三只鸡从里到外做个按摩,再把鲜姜,葱段和花椒塞到鸡肚子里,就等着窑烧好了就可以放进去。

做窑鸡最重要的是要烧一个好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