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1章 原来是连续剧呀(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个关于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的战争故事。

宋,与辽。

杨令公他提金刀,率众子来抗虏辽。

老英雄他有虎胆,帐下七子皆英豪。

随这入耳唱腔一起,锣鼓金铭,乐声铿锵,点点似雨落,阵阵如雷鸣。

便见得那提刀老将,一身重甲,目中精光闪烁,一腔热血昂扬。

那每一步每一行,顾盼间显出独特气场,挑不出丁点毛病。

却又无比自然,活脱脱就是个沙场老将!

那每个词每个调,吞吐着展露别样韵律,找不到半分瑕疵。

亦是饱含情绪,热腾腾唱出番碧血丹心!

“恨那辽邦!掠我土来杀我民!

欺我大宋无血性!

今率子弟来这里,慷慨杀敌不惜命!

儿郎们呀——!随某杀!

上阵父子兵!

保家卫国扶社稷!!”

一人,一甲,一刀。

台上那人伴着乐,却似唱出了千军万马,唱出了社稷江山,唱出了广阔沙场落日熔金,唱出了金戈铁马刀剑争鸣。

继而,故事展开。

插叙与倒序的运用炉火纯青,家国与背景的诉说娓娓道来。

那个名为宋的中原王朝,那个姓做杨的忠烈满门,那一场场与异族争锋的疆场撒血。

谱写出中原男儿的血性勇武。

也刻画出中原朝廷的尔虞我诈。

有一说一,这出戏的大基调比较单一,说来说去不过就是个保家卫国的故事。

主要描述的也是主角杨业与杨家七子的故事。

虽是热血铿锵,却少了很多挠人心的东西。

这让看惯了文大家刀死人剧情的看客们,总觉缺了些什么东西。

那就是……不够刀!

不是!文大家您写的戏,怎的突然一下这般光伟正啊!

被虐久了的我们倒是也爱看,就是觉得不被捅几下,浑身痒!

待得落幕,掌声轰然。

戏是好戏没错,文大家的表现自不必说,值一万个大拇哥!

其他配角也演得好,真不错!

配乐也不可挑剔,顶呱呱!

但是……就这么结束了?这就完了?

没反转,没波折,乃至最后连那辽国都没被灭掉,故事就在杨令公最后带着儿子们,再赴下一场大战了?

这是烂尾啊!

在座的看客一个个都坐着,鼓着掌,虽说挑不出这戏的毛病,乃至可以说这剧是不可挑剔的,也很符合现在的世界大背景。

却总觉文大家的表现不该仅仅如此。

一缕淡淡的失望,就此隐隐的生出,

期待太大了,阈值太高了,大家自不会认为文大家江南才尽了,却总觉心里那块痒处没被挠得痛快。

至少给个光伟正的大结局吧?

也是此界之人没看过连续剧,不懂什么叫长远铺垫,什么叫草蛇灰线布局千里。

却好在,文大家声名远扬。

他不是扑街,他写的东西即便节奏发展慢一些,伏笔铺的久一些,也有人愿意看,乃至会有人为他找补。

他是大神,大家不会一言不合就直接开喷。

而待得落幕,这一场演出到此便也彻底结束了,一众看客们正欲起身离开。

舞台之上光影流动,却缓缓谱写出几个字来。

【下场预告:杨令公率七子远征,大战起血染征尘!两狼山尸山血海,且再看后事何如!】

【下场:《杨家七将》!】

满堂看客,一时皆愣。

咦?原来是这样!原来还能这么写!这戏还没唱完!后面的故事原来如此精彩!

这一下,抓心挠肺感觉便起。

霜庭院的平票不贵,非常亲民。

办了金票的,那是年票,想来看随时都能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