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众妃受罚(2 / 2)
恐怕那些人刚出乾清宫就着人回宫去准备赔礼了,才会来得这么快。
十三与福安运气好才没出大事,这些都是她们应该给的,舒瑶收得毫无负担。
身外之物如何也比不上孩子们的性命。
“我有些饿了,你去给我端一碟梅花糕来,我喝完药想吃几口。”
支走了夏薇,舒瑶毫不犹豫将汤药倒掉,动作熟练得像做了几百遍一样。
为了不留破绽,碗里留了几滴,用手指沾在唇上,留些药味。
夏薇端梅花糕回来,见药碗空了,完全没有起疑,开心唤来小宫女将药碗拿出去。
春蝉领着永寿宫的宫人将各宫给的赔礼搬进内殿,舒瑶吩咐夏薇去收拾整理,登记造册。
身边的两个心腹宫女秋雨和夏薇,原主这些年已经教会她们识字书写了,还将她在家中学的算账理事的本事交给她们。
舒瑶直接捡现成的,不用在从头教起,省心不少。
等秋雨得了口信带着十三阿哥回永寿宫,知道见空的银箱有了大笔入账,笑得眉眼弯弯,心里的紧迫感顿时消失了。
这下好了,不担心主子没钱花用了。
李和吉去阿哥所传话时十三阿哥已经醒了过来,精神也好了很多。
得知是额娘救了他,十三的心里有开心有感动,回来永寿宫第一时间给额娘请安。
“儿子请额娘安。”
“不必多礼,过来坐。”舒瑶拍拍自己旁边,笑着朝十三招手。
十三迈开小步伐走近,不用旁人搀扶,自己手脚并用爬到炕上坐好。
“夏薇,去小厨房里端些糕点来。”舒瑶吩咐完,转头看向十三,关心道:“睡了这么久,饿了吧,快到用晚膳的时辰了,你先吃些糕点垫垫肚子,晚膳额娘让小厨房做几个你爱吃的菜。”
胤祥唇角微弯,澄澈双眼中布满星星,“额娘,听小福子跟我说,儿子烧糊涂的时候,连太医都没办法。儿子迷迷糊糊间心里觉得好害怕,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额娘了,要不是额娘赶来,想出办法让我退烧,儿子恐怕…… ”
胤祥眼睛里闪过害怕,舒瑶安抚他,“不怕啊,都过去了,有额娘在呢,额娘会永远保护你的。”
虽说皇家的孩子都早熟,但也仅限于懂事、开蒙读书习字比较早而已,在外人面前装得再似模似样,在额娘面前,不自觉会露出小孩子的本性。
老祖宗定下的规矩真是害人不浅,实岁才五岁的孩子就要远离亲生额娘身边,去阿哥所生活。
心里叹了口气,她目前没有这个本事去改变这些规矩,只能趁这段时间十三住在永寿宫里,与他多相处交流,不能让他被乳母嬷嬷们笼络了去。
自己生的孩子与自己不亲近,去亲近一个外人,对母亲来说,是很残忍的事,真不知道这种破规矩为什么能绵延上百年。
十三身体还比较虚弱,小厨房里备的糕点都是清淡好克化的,就这样舒瑶也不许十三多吃,这几日他脾胃虚弱,不能一下子吃太多。
舒瑶耐心陪着十三,取了本书慢慢翻看,静静等他吃完。
夏薇和秋雨端了水和干净的帕子来,伺候十三阿哥漱口净手。
舒瑶放下书,好奇问十三,“前两日受了风寒怎么也不许底下的人来告诉额娘?”
“额娘怀着妹妹辛苦,儿子不想让额娘担心。”
“下次不许瞒着额娘了,你让人瞒着不告诉我,额娘心里只会更加担忧你,你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额娘身边区别的地方住,额娘心里总担心你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
“额娘安心,儿子身边有那么多伺候的宫人。”
“这么多人也不顶用,让你不小心着了风寒又吹了风,你身边有些人不够稳妥仔细,额娘已经打发他们回内务府了,明日再让内务府送些人过来,额娘给你挑几个稳妥的在你身边伺候。”
“好,我都听额娘的。”胤祥乖乖点头。
舒瑶不想告诉十三他身边那些人被撤走的实情,让他再保留纯真的赤子之心多些时日,有些事不必过早知道。
永寿宫里母慈子孝,和乐融融。
乾清宫里,康熙闭目坐在椅子上,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众妃嫔离开后,梁九功也从承乾宫回来了。
“皇上,承乾宫那边奴才都交代好了,不会有任何消息传出宫去。”
“好。”康熙心累地靠在椅子上,揉了揉额头。
梁九功放下拂尘,走到皇上身后,轻轻给他按摩太阳穴,眼角余光看到还未撤下去的膳食,小声问:“皇上,那些菜都凉了,奴才唤人撤下去重新换一桌来?”
“不必了,都撤下去吧。”
事到如今,康熙这时候哪里还有心情继续用膳,今日温贵妃之死,虽下了封口令,却也难保会有人私下说漏嘴传出宫去。
还有宫外。
今日那雷鸣来得蹊跷,从天昏地暗雷鸣声响,到温贵妃被劈身亡,前后连一盏茶的功夫都没有,真有这么巧合的事吗?
可若不是意外,难道真有人神通广大到能操控雷雨?
回想起惊雷劈下来时那股摄人心魂的力量,他当时心里瞬间闪过皇宫会被夷为平地的感觉。
“咔嚓”一声,房顶掉下一块琉璃瓦,梁九功吓了一跳,下意识护在康熙身前,“什么东西,来人哪,护驾。”
康熙顺着地上的瓦片抬头,看到破了个大洞的屋顶,又想起刚才瞬间发生的一幕,眉心紧皱,“赶紧唤人来修,把奏折都办到西暖阁去,朕在那儿批折子。”
“嗻。”梁九功吩咐徒弟魏珠去内务府多传些人来修屋顶,亲自去将东暖阁御案上的奏折一摞摞搬去西暖阁桌案上。
这些事他从不假手于人。
在皇上身边伺候,坐到乾清宫大总管太监的位置,许多事其实都不需要亲自去做了,有的是可使唤的宫女太监。
只不过梁九功心里明白,若是关于皇上的事都交给别人去办,那也许有一天他这个总管太监的位置也要交出去了。
有些事不是要他非做不可,而是做了能在皇上面前多刷些存在感。
不愧是深受康熙看重的大总管太监,有他自己的生存技巧。
内务府的人来得很快。
给乾清宫修补屋顶,他们即便有事也都推了,皇上的事才是宫里最大的事。
听传话的人说大概破成什么样子,内务府总管带了许多宫人来乾清宫,力求半日恢复原样,不耽误皇上处理政务和就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