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吴VS吴越(2 / 2)
他还献计献策,因为当时的火油都是吴越国从阿拉伯人那边进来的,当时的存量很大,而徐知诰当初就是用火油烧了自己的船只。
钱传灌也是那么想的,吴国最近强盛,两国是死敌,这不是什么好事,必须尽早重创对方,以削弱对方实力。
而想灭吴国的当然还有梁朝皇帝朱友贞。
如今的吴国不仅不听封与大梁朝,还建立吴国,并改元武义,正式开始使用吴国自己的年号,这是和梁朝一较高低的架势。
而吴国打败了楚国、吴越、闽国的三方援军后士气高昂,吴国的势力范围从淮南、江西扩张到了岭南一带,国土面积已经于中原大梁朝的疆土差不多大了,如此再由他发展下去还了得。
还有就是南方的进贡通道虔州被吴国攻破,朱友贞觉得必须让吴国吃点苦头了。
但目前朱友贞的梁与晋国李存勖正在军事较量中,完全抽不出兵力来。
而据内幕消息李存勖与徐知诰还是结义兄弟,徐知诰已经执政,徐温之后最大可能是徐知诰接班,所以,晋吴联合起来进犯大梁是早晚的事。
朱友贞拜钱镠为亚父,趁现在热乎劲,不如让吴越强大的水军去消灭吴国或者重创吴国!
贞明五年也就是公元919年三月,朱友贞下诏吴越王钱镠,命其大举率兵进攻吴国。
钱镠接受昭令,他本来也觉得吴国是眼中钉、肉中刺,两国连年战争,必须把这根刺拔了才心安。
钱镠任命其最器重的儿子钱传瓘为诸军总指挥,率领吴越五百艘战船,从东洲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准备攻击吴国!
徐温收到消息后很重视,他决定亲率各军将领抵御,急命徐知诰也从京都广陵调回来参战。
因为钱元瓘曾经在多年前大败吴军水军,而能与其抗衡的只有徐知诰可用了。
实际上徐温相当于吴国的主事,而人家吴越王钱镣派了自己儿子作为统帅,徐温亲自对战的话面子上实在有些过不去。
好在自己也有个有本事的好儿子,这次与吴越国的战斗可能影响今后两国的历史发展,不可掉以轻心。
还没等到徐知诰赶来,四月,吴国首先打了一个败仗。
当两国的舰队在江苏南通附近狼山的江面上相遇时,一场激烈的战斗爆发。
这场战斗的双方都抱着必胜的决心,准备一决高下。
吴越舰队的将领们早已准备好了他们的秘密武器——灰、豆和火油。
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隐藏着巨大的杀伤力。
水战一开始,吴舰队就展现出了强烈的求战欲望,他们乘风而行,首先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然而,吴越舰队并没有直接迎击,而是巧妙地避开了吴舰队的正面冲击,并绕到了他们的侧后方,他们占据了上风位置。
就在吴舰队疾驰而过之后,吴越舰队紧紧跟随着他们的步伐。
此时,吴军的水军统帅彭彦章发现自己的攻击未能奏效,于是他果断地调转舰首,决定逆风继续进击。
而此时的钱传瓘则巧妙地占据了一个有利的攻击阵位,他下令顺风扬起大量的灰尘,让吴人无法睁开眼睛。
趁着这个机会,吴越舰队迅速逼近敌舰,展开了近身搏斗。
吴越舰队乘势又将沙子撒在了自己的船上,同时把豆子撒在敌舰上。
吴水兵们踩着沾满鲜血的豆子,难以保持平衡,纷纷摔倒在地,舰队的阵容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吴越舰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趁机发射火油纵火焚烧吴舰。
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了吴军的战舰,吴军400多艘战船覆没。
这场惊心动魄的海战,展示了吴越舰队的智谋和勇气。
他们凭借着巧妙的战术和秘密武器,成功地击败了吴国水军主力。
徐知诰作为三军统帅副帅,实际上真正的号令发布者,在无锡召开了全军第一次会议。
吴国剩下的战船不多了,所有能调动的船大大小小还能凑200多艘。
现在,钱元瓘乘胜追击,兵临常州城下。
徐知诰询问徐温一下这场战争胜利后下一步如何进行?
徐温面对信心十足的徐知诰,心里感到很安全,有种直觉告诉他徐知诰此战必胜。
他觉得消灭吴越不见得那么容易,吴越国治理的很好,百姓们归心钱镣。
所以他的意思这次把吴越打怕,两国休战,修生养息,百姓也不再遭受战乱的苦难。
徐知诰很赞同徐温的观点,他便给钱元瓘写了一封信,内容大概是续一下旧情,同时告诉他自己会手下留情,到时候两国应休战,做对和平的好邻居。
钱元瓘听到徐知诰已经赶来,他很重视,知道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很难对付。
当初两人相识时候自己是王子,现在是吴越国的接班人,没有想到十几年后徐知诰竟然也是将来左右吴国的人,这个让他唏嘘不已。
他当即回信,战场上见个分晓,他答应无论吴越输赢都会修生养息,不再主动发起战争。
其实,钱元瓘清楚,吴越这点兵力只能打一时,打不了一世,吴国也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