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藩王实在难搞(1 / 2)
庆王朱帅锌三十岁;
肃王朱识鋐,只有十六岁;
韩王朱亶塉三十多岁,颇有孝名,曾两次助饷三千五百两。
韩爌把见面的地点定在平凉,一是因为自己方便,二是因为,这三个三王之中,韩王朱亶塉有贤名,而另外两个,一个平庸,另一个弱小。
当韩爌到达平凉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了。
三个藩王却早早地在平凉会面,商量好了对策。
一是请求朝廷补发历年的俸禄。
朝廷因为缺钱,所以经常拖欠皇室宗亲们的俸禄,有的年份即使发了,也都不足数。
再加上万历常年不上朝,对这些头疼的问题,更是能拖就拖。
因此,这个要求也不过分。
因为朱由校对藩王的政策太过苛刻:
不在五服之内的皇室没有俸禄;
五服之内的皇室成员每代只有两个人有俸禄。
这种情况之下,要求补发历年所欠的俸禄,到哪里都能说得过去。
他们的第二个计划是:想办法在土地上做文章!
到时候,不仅能够白拿到朝廷的工坊,还不用交回土地;即使交回去了,也要由当地官员管理,这里面,可操作的余地太大了!
当庆王和韩王听到只有十六岁的肃王说出他的计划,当时就感慨:这是别人的儿子!
自家的儿子,怎么就是傻大笨粗呢?
见到韩爌,他们说了补发俸禄的要求,希望能得到允许。
韩爌来之前得到了朱由校的底线,也预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韩爌当时就答应了。
韩爌拿出事先拟好的合约,在最后添加了一条补发历年俸禄的约定,双方签字用印,这合约就算成了!
虽然韩爌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完成了任务,急着想返回京城,也就没有细想,匆匆走了。
韩爌一走,三个藩王一边准备接受朝廷发来的工坊器具和补发的俸禄,一边却联络封地内的知府、知县,开始了他们的骚操作!
他们发现朝廷一个重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派来或者更换藩王封地上的官员,那么,藩王的土地交还朝廷,其实是交给当地的官员们管理。
而藩王在封地上经营两百多年,哪一个官员前来上任,不需要去藩王府表表忠心呢?
所以,藩王的土地国有化,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当地官员还有升职、轮换、撤职等流动的因素,而在地方的吏,却是不动的。
流水的官府铁打的吏!
他们是官员的帮手或者帮凶,不论哪一任官员来了,都要依靠他们管理地方,因而他们对地方上的情况,比官员们还要了解的多得多。
更何况,官员们只是在任期内与藩王们走得近,但吏员却使与藩王一辈子打交道!
吏员在地方上的生活水准,以及他们的名望和家族利益,都与藩王息息相关!
只凭借一纸圣意,就想彻底除去藩王们的巨大利益,这怎么可能?
而且,土地免交粮税,这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就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想忽悠老百姓,那还不容易?
到时候,在百姓不知情的情况下,随便弄出一个黄册给朝廷看,就算完成了土地分配的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