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剧情向可看可不看(2 / 2)
没有锻造委托时,希诺宁经常会做一些小玩意。比如她脚下的这双鞋,采用了最新的燃素推进系统,和许多新型合成金属,既轻便又坚固。还有她戴着的耳塞,可以和唱片机连接,戴上它,就可以一边听唱片一边锻造了。
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总归比工作要更有热情。
为了锻炼精细加工的能力,希诺宁经常会尝试锻造一些带有复杂结构的小型饰品。
比如编织网状的吊坠、织卷形式的耳环、灼彩菊式样的戒指,光是画设计图就费了她不少功夫。做出来之后,她一般就会把这些小饰品送给朋友或者邻居。
希诺宁精通燃素工艺在锻造方面的应用,也不吝于将它在日常生活中分享。
无论是锻造什么东西,炉子内火焰的温度都至关重要。
太低的话,就无法软化——或者融化——原材料,也无法剔除各类杂质。
太高的话,又会让某些原材料无法发挥作用。
工匠们调控炉内火焰的方法,就是炉内温度高了就抽薪,温度低了就加柴。
至于希诺宁,一般会使用含有燃素的宝石来直接调控炉内温度,用燃素助燃的火焰,比一般的火焰可厉害多了。
希诺宁在养绿植方面堪称灾难[50] ,即便按照要求,三天浇一次水,五天除一次草,每周施肥两次,严格保证了它们受到日照的时长,她手里的这些绿植还是会全都枯萎。
就连精于度量的基尼奇都为高估希诺宁的园艺能力支付了代价。
这也让希诺宁非常羡慕养什么活什么的欧洛伦。
希诺宁去流泉之众请教灌制唱片的心得时,顺便学了几手控碟的技巧。
她打算等不用再打造古名的时候,让我去钻头热舞那边,做一名正式的控碟乐师。
希诺宁能在纳塔收获这么多人的认可,与她超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劳逸结合的工作态度息息相关。用希诺宁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一直工作个不停的话,身体和头脑就会接连罢工,这种状态是不会做出好成果的。”
所以无论有多忙,她都会为自己挤出休息时间。
希诺宁为自己打造了一双刃轮鞋,让自己的移动方式变得更加便利。
平时她会利用刃轮鞋的燃素粘连效应停在山壁上,边看风景边找灵感。
同时,她也做好了时刻下山获取有趣的材料的准备。
希诺宁动起来时行动很快,静下来后又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一动不动。
休息的时候,希诺宁喜欢趴在树上晒太阳、睡觉、发呆,或是用自己制作的耳塞听听音乐。
不干活时,连盯着白纸都很有趣。
按希诺宁的意思,喜欢躺在树上绝不是偷懒。
这只是为了是找个舒服姿势,让大脑更好地活跃起来罢了。
炎热的天气适合睡觉。
希诺宁是这么觉得的,这种温度下客人们在过来下订单和拿货时,和她交流的速度也会更快,她的工作时间就会更少。
于个人喜好及工作需要,希诺宁喜欢吃糖和巧克力,这样才会有力气挥锤子。就连水,希诺宁也要挤点柠檬汁进去,纯净的水怎么也喝不下去。
希诺宁小时候很喜欢喝特拉佐莉煮的苦水,里面放了很多糖。
长大后她用苦种加奶与糖做出了果味奶糖,每次躺在树上休息,都会带着当零食吃。
希诺宁主食喜欢吃酪香蟹蟹锅,饭后甜点喜欢混着巧克力的粒果杯。
以前她最不喜欢挑鱼刺,也就不喜欢吃鱼。
但现在她已经学会嚼碎鱼刺,一起吞下去了。
希诺宁吃东西很快,吃美食的时候会更快。
行动速度快,也很会打架,但她更愿意做后勤人员。
希诺宁是岩元素神之眼的持有者,她能够通过元素力提升自己的移动和攀爬能力。还能化作岩元素的豹猫进行高速腾跃。
希诺宁精通踢技,战斗时会使用岩元素铸造的刃轮鞋对敌人施以岩元素附魔的踢击。
战斗中的希诺宁,身旁会悬浮着三枚像宝石一样的元素采样器。
采样器初始记录的源音采样均为岩元素,可通过采集水、火、冰、雷四种元素转变为对应颜色的元素音型。
希诺宁会根据源音采样的元素类型,调整自己的作战方式,令敌人在澎湃的音浪中败下阵来。
关于古名的诸多教育课程中,希诺宁只对那些纯技术性的细节感兴趣。
如何才能刻写出最具有效率的燃素刻录,如何运用燃素驱动各类器具,如何改造已有的刻录图。每逢这种课程开课,周围的学生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眼皮打架,头晕目眩,随着时间,挨个趴在桌上进入梦乡。
最后,只有希诺宁是那个万众之中,唯一一个没有睡着的学生,在主讲这节课的工匠赞叹的目光中,希诺宁还会举起手里的笔记本,提出自己的问题。
希诺宁提出的那些或尖锐,或古怪的问题并没有让那位着名的铸名师泰伊吉厌烦,她丝毫不觉得希诺宁在捣乱。
德高望重的泰伊吉只是惊异于希诺宁能够耐得下性子,学习如此枯燥的课程。大部分孩子都对此毫无兴趣,他们最喜欢的课程,是听各位长老讲述诸部族英雄的传说,然后想象自己成为传说中的主角,略过那些艰险与苦痛,直愣愣地前去领获鲜花与欢呼。
希诺宁则对此却毫无兴趣,但是,为了度过这类文史科目的考试,她还是会用奶糖“收买”同学,借来他们的笔记详细抄录,再硬性记忆,让自己拿到一个不会被质疑的分数。
空洞的想象不是她的特长,准确的公理与算式才是她的心头所好,只有这样的事物能惠及后世,值得研究琢磨。
至于那些故事…它们既不准确,又不简洁,既无定义,又无公理,实在无序可循,除却在考卷上得分外,实在没有留心的价值。这一切,都被泰伊吉看在眼里,但她并没有立即阻止或训诫希诺宁。只是,当下一次课程开始,希诺宁准备再次以肚子疼、头晕、感冒等借口逃课时,泰伊吉把她的借口一一戳穿。
他曾和希诺宁想的一样,但对铸名师来说,故事与算式,本质并无差别。
传说存在脉络,故事亦有公理。纳塔的英雄故事浩如烟海,在口耳相传中,无数的故事扭曲讹变,或是夸大其词,专注夸赞谁的丰功伟业,或是笔锋阴转,暗地里对谁贬损个不停。如果不能通读故事、断定真实,将来铸造古名时又该如何落锤定音。
在泰伊吉的指导下,孩子在书山籍海之中苦着脸艰难跋涉,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些听了一百次,一千次的英雄故事,扒开每一个细节,指望着能在里面找到和其他典籍内容相互勾连的线索,为某个故事增添一条粗糙但有迹可循的证据链,以此证明这篇故事的可信度。
之前还觉得那些英雄故事精彩有趣,怎么看也看不腻的孩子们,已经在想着法逃避这门课程了。
唯独希诺宁像是突然改了性子,手边笔记越来越多。
她不是不喜欢读故事,她只是不喜欢读无凭无据的故事。
想象是岩壁之间吹过的微风,轻飘飘,凉丝丝,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但谁也不能一口咬定风是什么形状,也没法让它久居身旁。
不过,如果能找到让风落下地来的方法,再把风变成黑漆漆,硬邦邦,沉默无言的石头,让无形之故事接受有形之锻打…对希诺宁来说,这样的思想实验,确实有些趣味。
但希诺宁并不想实打实地成为铸名师。她没兴趣抓住轻飘飘的微风,也提不起劲去搬起沉甸甸的石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