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章 跑偏的脑洞(1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装穷呢?

这也很好解释,胡寡妇觉得霍舒耘这么做,可能是不想让村里的人问她借钱。

在村子里面生活,借钱绝对是一件谁都不想碰到的事情。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有那些心思细的人,对彼此的家底都差不多有个小概念。

比如你今年种了几亩地,一亩地粮食产量有多少,交了多少的赋税,还余下多少,这些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所以你家里有多少钱,大家也都知道。

农民看天吃饭,一年下来挣的东西也就那么多,刚刚够吃喝罢了。

如果在欠外债的话,他们其实是还不起的。

但有时候,这个债又不能不欠,比如儿子要成亲,总得给人家姑娘送点儿聘礼吧。

自家的破房子,也得修善一下吧,到时候还得摆酒请客吃饭吧。

这一项一项的,都得要钱。

如果他们自家的存款不够,那就只能向亲戚或者乡亲借。

借了之后,没有十年八年,是绝对还不清的。

而且有时候,你又不好意思催他们还。

因为人家每年的收入,就在那儿摆着呢。根本就没有多的。

你说这怎么还?

年还的那么点儿银子,都是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

所以这就造成一个很矛盾,很尴尬的现象。

借钱的还不起。债主又不可能说不要那笔银子了。

胡寡妇觉得霍舒耘之后,很有可能会被村里面的人借钱。

她之前已经听村里面的那些妇人说过了,说霍舒耘变得平易近人起来,好像很好说话的样子。

那么接下来,绝对会有人蹬鼻子上脸,去找霍舒耘办事儿。

比如厚着脸皮问霍舒耘借钱,借到了自然万事大吉。

借不来的话,自个儿也没有什么损失。

而霍舒耘可能就是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所以才准备那种光秃秃的被子对外装穷。

等到别人问她借钱的时候,人家说“你都这么富了,借我点儿银子都不肯嘛,别这么小气。”

霍舒耘就可以当即回怼对方一句,“我有什么钱?家里面纯粹就是面儿上光。

你看我的被子上面,光秃秃的,都没舍得花钱让人去绣被面,连那种绣好的被面,我都没舍得买……”

毕竟那种带刺绣的东西,比光秃秃的布贵一半价钱。

希望能用这种办法,把那些借钱的人都给劝回去。

要不然这钱一旦借出去,就相当于是白给

了。

短时间内还不起,家里面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用来抵押。

如果强迫对方还钱的话,估计这家人一家老小都要喝西北风。

你说能硬逼人家还钱吗?不能呀。

为了不在之后碰上这种事情,还不如直接在源头上面扼杀。

所以不如直接装穷,就说自己家里也没钱,谁来都不借。

这样就不会有之后那一系列的麻烦了。

胡寡妇的脑洞很大,她不仅给霍舒耘想出来了这么一个原因,还把前因后果都给顺了顺。

好像听起来很合理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