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造反失败的王爷113(2 / 2)
贺飞手中的兵符“啪”地掉在沙盘上。他昨日才收到那封“十日后抵达”的家书,算上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她本该还在半途...
“备马!”贺飞抓起大氅就往外冲,差点撞翻端着热茶的亲兵。
————
辕门外,张小嘉正在训斥龙二:“说了不必通报,你偏要举旗...”
话音未落,前方军营突然中门大开。贺飞单骑冲出,玄甲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嘉嘉。”他在她马前勒住缰绳,喉结动了动,“你...”
张小嘉挑眉:“我什么?”她突然俯身凑近,“王爷莫非以为,我会乖乖按你收到的书信日期慢慢走?”
贺飞低笑出声,伸手将她捞到自己马上。龙卫军们齐刷刷转身,动作整齐得像排练过千百遍。
“松手!这么多人看着...”张小嘉耳尖发烫。
“让他们看。”贺飞收紧手臂,下颌蹭过她发顶的雪花,“正好都认认,免得不长眼的骚扰你。”
————
当夜,主帅大帐内炭火烧得极旺。张小嘉裹着贺飞的中衣,赤脚踩在吐蕃进贡的羊毛毯上清点物资单。
“羊皮大衣二百件,土豆粉五十袋,还有...”她突然抬头,“你肩膀的伤怎么回事?”
贺飞正帮她烘烤湿发的动作一顿。帐外风雪呼啸,衬得这一刻的沉默格外漫长。
“小伤。”他最终轻描淡写地带过,却被张小嘉拽着衣领按倒在毯子上。
“这叫小伤?”她指尖悬在狰狞的箭伤上方,声音发颤,“再偏半寸就...”
贺飞突然翻身将她压住:“王妃这是要以下犯上?”
“临安县主。”张小嘉纠正他,眼眶却红了,“皇上亲封的一品...”
尾音消失在交缠的呼吸里。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帐外值守的龙卫军默默又退开三丈。
————
次日清晨,张小嘉正在给皇帝写请罪信,贺飞端着羊奶进来时,她正咬着笔杆纠结措辞。
“就说路上驿站马匹养得好?”贺飞凑过来看。
张小嘉白他一眼:“不如写你派轻骑兵沿途接应?”
“皇兄不会生气的,他早就知道了,不然信上不会写着不让你夜间赶路。”贺飞安慰。
张小嘉担心的说:“去年过年的时候,去抢了哥的贡品,血珊瑚,抢了他的一半的雨前龙井,抢了一半的明州海鲜,哥抢了我一年的俸禄银子,这次不知道有怎么罚我?”
吐蕃现在大大小小的部落有将近三十多个,好在没有形成大国,不然这场战更加难打。
皇上的意思要在吐蕃驻军,专门建立了宣政院负责管理吐蕃各部。
贺飞主张采用了高官厚禄引诱的方式,对那些吐蕃贵族们,赏赐爵位和官职,同时每年给予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
贵族依然是贵族,但是治理管理之权要朝廷派人,开办学院,强制要求贵族孩子上学,加强大周爱国教育,让他们以大周国人感到骄傲。
张小嘉看着贺飞,说:“你打算教化?”
贺飞走了过去,把嘉嘉抱入怀中。“嘉嘉就是这么聪明,我也是学你的呀!你在大金和礼部办学堂,大金全部打下来不到4年的时间,大金的孩子对大周认同度很高。”
“嗯。”贺飞笑着说:“教材第一页就是天、地、人、大周,第二页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就不信,学上十年,不爱大周的。”
张小嘉倒吸凉气:“这……这是要从根上……”
贺飞这是打算,将“大周”概念植入吐蕃少年记忆,完成最原始的意识形态灌输。
张小嘉嘴角抽抽说:“那就是说,你打了大半年战后,现在打算和谈?那你不是说要三五年的时间吗?”
贺飞也无奈:“皇兄叫我在这里,是为了威慑,现在是一群文官在和谈,毕竟我打下来大金和大辽嘛!嘉嘉,留下来陪我,好不好?”
张小嘉白了他一眼:“我答应皇兄四个月的时间,说话要算话,你我的身份,不适合在这种地方,容易让大臣认为我们拥兵自重,占山为王。”
贺飞一听,拉着嘉嘉就胡闹起来。
龙卫军已经离帐篷五丈远了。
吐蕃的清晨来得比北疆晚些,张小嘉裹着羊绒毯子,听着帐外渐渐苏醒的军营声响。贺飞早已起身去晨练,只在枕边留下一枝带着晨露的格桑花。
“县主醒了?”丫鬟青杏端着铜盆进来,“王爷吩咐,说今日要带您去看吐蕃的圣湖。”
张小嘉揉揉眼睛,嘴角不自觉上扬。自从三日前抵达军营,贺飞便变着法子带她看遍吐蕃的美景。昨日是雪山下的温泉,前日是草原上的赛马,今日又要去看圣湖。
“那些来和谈的文官呢?”张小嘉一边梳洗一边问。
青杏抿嘴一笑:“王爷天不亮就去议事了,说午前一定回来陪县主用膳。”
张小嘉点点头,心里明白贺飞这是在刻意避开让她接触军政事务的机会。她这个璟亲王妃兼一品县主身份特殊,稍有不慎就会落人口实。
梳妆完毕,张小嘉走出营帐。龙二正带着几名龙卫军在帐外值守,见她出来,立刻行礼。
“县主,今日要准备些什么?”龙二问道。
张小嘉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想了想:“备些点心,再带上我那架小望远镜。”她顿了顿,压低声音,“这几日可有人议论什么?”
龙二摇头:“文官们都在忙着和谈条款,武将们……”他忽然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有几位将军私下说,王爷这些日子的军议都提前结束,怕是……怕是耽于美色。”
张小嘉闻言不怒反笑:“他们倒也没说错。”她转身看向军营中央那座最大的帅帐,“不过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他们的王爷比谁都清楚轻重。”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贺飞一身轻便骑装,策马而来,阳光下整个人如同镀了一层金边。
“嘉嘉!”他在马背上向她伸出手,“我带你去个地方。”
张小嘉被他拉上马背,在众目睽睽之下共乘一骑离开军营。她能感觉到背后无数道目光,有羡慕的,有诧异的,也有不赞同的。
“你这样,不怕将士们说你沉迷女色?”马背上,张小嘉靠在贺飞怀里问道。
贺飞低笑,温热的气息拂过她耳畔:“让他们说去。我带王妃去看的,可是关乎吐蕃未来的重要地方。”
马儿奔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一片湛蓝的湖泊前。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雪山,美得不似人间。
“这就是吐蕃人口中的圣湖。”贺飞扶张小嘉下马,“据说能看到前世今生。”
张小嘉走到湖边,忽然发现湖边建有几座简陋的木屋,隐约传来孩童的读书声。
“这是……”
“学堂。”贺飞牵着她的手走过去,“我来这里第一天,我按你说的,从最基础的‘天地人’开始教起。”
透过窗户,张小嘉看到十几个吐蕃孩子正跟着一位汉族先生朗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孩子们的声音清脆响亮,眼神专注。贺飞眼中闪烁着少见的兴奋,“现在已经有十七所这样的学堂,都是选在吐蕃人心中的圣地附近。”
“所以和谈……”
“只是表象。”贺飞点头,“真正的战场在这里。”他指向学堂,“十年后,这些孩子长大,他们会比他们的父辈更认同大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