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募捐(2 / 2)
数日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号召,许多富户慷慨解囊,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皇帝见状,心中稍感欣慰。然而,就在这时,北方传来急报,敌军突然大规模入侵,边境告急!
龙亦辰这边朝廷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关。将士们看到一辆辆装满粮食的马车缓缓驶来,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然而,对面的敌军似乎察觉到了他们得到了粮草补给,开始频繁发动攻击。这几日,双方一直在应战,每一场都是大规模的激战,死伤无数。
兵部尚书焦急地上前奏道:“陛下,如今敌军来势汹汹,三皇子恐怕难以独自抵挡燕夏两国的大军!微臣建议再抽调十万大军前去支援三皇子,共同抵御外敌!”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分成两派。支持增兵的一方纷纷附和,而反对者则认为此举会导致边关其他地方的守卫力量减弱,容易给敌人可乘之机。
这时,翔羽将军愤怒地指着那位反对增兵的大臣骂道:“我看你根本不在乎边关将士的死活!敌国兵力比我们多出一倍,若此时不派兵增援,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敌国吞并吗?依我看,你就是别有居心!”
一时间,朝堂上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大臣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全力支持三皇子,有人则持反对意见。翔将军激动地说:“皇上,我这是就事论事啊!我们必须从大局出发,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做出错误决策。”他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阵骚动。另一位大臣反驳道:“就是你们这些大臣,整天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误导圣听!”翔将军愤怒地指着对方骂道:“你血口喷人!”两人再度争吵起来,朝堂气氛变得紧张而混乱。皇帝看着他们吵得不可开交,不禁皱起眉头,伸手摸了摸疼痛的脑袋。他忍不住大声喊道:“好了,都别吵了!”众人闻声安静下来,皇帝接着说道:“翔羽将军,你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支援三皇子,务必尽快启程!”翔羽将军恭敬地领命后便退下了。皇帝扫视了一眼众臣,严肃地说:“诸位爱卿,如今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请大家竭尽全力捐赠物资给边关的将士们,帮助他们共度难关。”明天就开始募捐,请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从宫里到民间,大家都要踊跃的筹集善款。众志成城一起度过这个难关!大臣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你们一个个的不情愿吗?大臣们纷纷表示愿意尽力而为,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随后,皇帝宣布散朝,大臣们陆续离开了宫殿。
次日,皇宫内举行了盛大的募捐活动,皇帝率先捐出了一大笔金银财宝,以示表率。后宫的嫔妃们也纷纷献出自己的首饰和财物。宫廷内外,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积极响应号召,慷慨解囊。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看着下方的大臣们,他们纷纷将自己捐出的银子呈上来。皇帝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些银子的数量,但脸上并未表现出来,只是微微皱起眉头。他心想:“平日里看着你们在青楼和酒楼里挥金如土,如今国家危难之际却只能拿出这么点钱来?”皇帝的目光落在了丞相身上,开口道:“丞相大人,朕听闻前段时间您的儿子竟然包下了整座青楼,花费了数千两银子,而如今您却在此哭穷?”丞相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连忙跪地磕头,颤抖着声音说道:“皇上,臣教子无方,请皇上恕罪啊!”丞相的身体瑟瑟发抖,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皇帝的眼神愈发严厉,继续扫视着其他大臣。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尚书大人身上,冷笑着说:“还有尚书大人,朕听说您前两天又娶了一房小妾。看起来,朕的大臣们日子过得真是多姿多彩啊。”尚书大人也被吓得浑身发抖,不敢抬头直视皇帝的目光。
只见下方群臣一个个面色惶恐地跪伏在地,战战兢兢。显然,皇帝的怒火让他们心惊胆战,不知如何是好。皇帝冷漠地注视着他们,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然后冷冷地说道:“好了,现在开始募捐!丞相大人,你先说一下你能捐出多少?”丞相心中一紧,知道自己必须有所表示,于是硬着头皮回答道:“臣……臣愿意捐款两千两。”听到这个数字,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接着,他看向其他大臣,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期待。看到丞相大人如此慷慨解囊,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朝堂之上响起一片捐款声,众人纷纷报出自己所能捐献的数额。这些大臣们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在皇帝的压力下,也只能乖乖就范。皇帝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声音,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神情。最后,当所有大臣都报完捐款数目后,皇帝再次扫视全场,然后缓缓开口:“很好,各位爱卿都很识趣。希望你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尽快将款项交到户部。若有人胆敢拖延或敷衍了事,朕定不轻饶!”说完,皇帝站起身来,甩袖离去。留下一群大臣在原地,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庆幸躲过一劫。过来一个啊,各自搀扶着回家去了!
与此同时,民间也掀起了一股募捐热潮。商人们主动捐赠粮食和布匹,百姓们则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为前线的将士们贡献一份力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为抗击外敌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