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京中风云(下)(1 / 2)
晌午,当朝中重臣齐聚乾清宫暖阁,气氛一片融洽的时候,距离皇城不过半炷香脚程的长安街上却是气氛冷凝。
一处占地不菲,门楣朴实的高门大院外,数百名甲胄齐整的兵丁们于街道上默然肃立,身上的红色鸳鸯战袍在头顶日头的挥洒下熠熠生辉。
尽管事发突然,但仍有许多\"好事\"的百姓客商闻讯而来,并努力踮起脚尖,希望能够越过拦在身前,负责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瞧清楚远处街道上的动静。
兴许是交涉许久无果,在诸多百姓各式各样眼神的注视下,为首的将校突然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随即几门闪烁着寒芒的佛朗机炮赫然便从人群中,被抬到了街道中央,其乌漆嘛黑的炮口正对府邸大门。
哗!
见状,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片哗然之声,就连负责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差役都忍不住回头观望,心中衍生了一种荒诞之感。
当真是变天了,这些来势汹汹的京营将士们不仅兵临\"定国公府\",眼下更是有炮击府邸,强行闯府的架势?
要知晓,就在几个月前,天子\"御驾亲征\"率兵在山东兖州府全歼了犯上作乱的白莲欲孽之后,早在万历年间便袭爵的\"成国公\"朱纯臣便因失足落水而亡。
朝廷迄今为止,也没有流露出令其长子袭爵的意愿。
难道说,在南京魏国公府轰然倒塌之后,这与其同处一脉的定国公府也要遭受灭顶之灾?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天子便\"废黜\"了三位大明国公?
簌簌簌!
面面相觑之下,凌厉的破空声猛然自大门紧闭的\"定国公府\"射出,同时还有气急败坏的咆哮声响起:\"尔等何人,竟敢围困定国公府?\"
\"京营武臣黄得功,奉命调查定国公府,尔等莫要自误!\"
望着被身前兵丁阻挡,而后无力坠落于脚下的箭矢,黄得功的眼神便是趋于冰冷,但仍耐着性子宣读起朱由校的圣旨。
至于天子为何好端端的,要命令京营将士围困定国公府,自然是因为魏国公徐宏基临终之前,亲自书写的那封书信。
在那封书信上,魏国公徐宏基不仅对自己过往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还交代了京师定国公府一直在暗中\"通风报信\"。
其目的便是,便是希望自家在运河上的生意不受影响,依旧能够公器私用,拥有\"免税\"的诸多特权。
堂堂国公,世袭罔替,但却为了一己私利,暗中向南直隶的乱臣贼子们提供天子的行踪,险些将天子置于危难之际。
如此行径,比之那认罪伏法的魏国公徐宏基还要恶劣。
\"此事中间定有误会,我家老爷乃是靖难名臣之后,对朝廷忠心耿耿!\"
\"尔等速速散去,我家老爷自会前往宫中面圣。\"
短暂的沉默过后,厚重的大门后再度响起了咆哮声,但这声音比之刚刚的气急败坏,却显得有些惊慌,底气不足。
这些凶神恶煞的京营将士们居然是奉命行事?但自家公爷不是说,这些将士们乃是\"矫诏\"吗?
\"哼,负隅顽抗者,同罪!\"
如今的黄得功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因为不善于人情世故,被排挤至皇城,统率一群老弱病残的四卫营参将,而是朱由校身前最受信任的心腹武将之一。
故此即便知晓眼前乃是定国公府,但心中依旧没有半点迟疑,转而毫不犹豫的朝着身旁的心腹亲兵命令道:\"放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