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树立典型(2 / 2)
“马大人,下官听说您在成都和《大汉时报》的韦公公有点交情,下官的意思是,能不能找韦公公把这篇稿子刊登在下一期的《大汉时报》?”
马齐看着稿件,迟疑道:
“费力气在《大汉时报》登一篇稿件有何用处?”
韩宁听了,心里极为不屑,怪不得你踏马的会调动得离成都越来越远,一点政治敏锐性都没有,那么多期的《大汉时报》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待肚子里骂完马齐,韩宁才说:
“大人这是在考校下官,从《大汉时报》宣传老兵不死,再到树立春耕的老农万胜来看,每当陛下有重大国策出台,必然要用《大汉时报》宣传一个人物典型,这国债暂时还没有典型,如果我们这篇稿子能尽快发表,一定能让陛下对梓潼刮目相看。”
马齐也不是官场小白,在韩宁的提醒之下,瞬间明白过来。
说干就干,马齐立即和韩宁一起,带上稿件骑马下了成都。
到了成都,二人马不停蹄赶往《大汉时报》衙门,刚到门口还没下马,就听到一个声音喝斥道:
“大胆,这里是朝廷机要重地,岂容你等纵马狂奔!”
马齐和韩宁闻声赶紧下马,叫随从把马牵开,一脸堆笑地走向喝斥的太监:
“公公辛苦,咱们是梓潼的太守和县令,想找韦公公有点急事,还请公公通报。”
这守门的小太监平时是《大汉时报》地位最低的差人,但相府的丫头七品的官,面对两个来办事的地方官,还是摆出了中央部委保安的威风。
“无论什么急事,朝廷规矩不能忘,何况这是京城,天子脚下,皇宫就离此不远,更要谨言慎行。”
小太监平时被欺压惯了,今天逮住两个地方官,当然要好好训一顿,以平衡内心的委屈。
“公公教训得是,下官以后一定注意。”
在梓潼打死人都不偿命,打个喷嚏半个梓潼都要感冒的两个小诸侯就站在那里听一个看大门的教训。
“想见韦公公他老人家,有预约吗?”
“一时走得急,没预约,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通报一声?”
两人听说要预约,心中一急。
“这可不行,韦公公日理万机,连吃饭的时间都在看文件,没预约是不可能见你们的。”
小太监威严地对两人说,同时挥着手意思是叫他们快走开,别挡着大门。
韩宁终于有点忍不住了,脸色微变,象你这种看门的狗,在梓潼打死你就象踩死一只蚂蚁。
“我乃朝廷六百石的梓潼县令,他是二千石的太守,难道......”
马齐见韩宁想发火,一把按住,打断了韩宁,同时从怀里掏出一颗金瓜子塞进小太监的手里。
小太监握着金瓜子,感受着份量和成色,嘴上却说: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不要让我犯错误。你们......”
话还没说完,小太监感受到了这颗金瓜子比平常的要重,于是:
“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