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米国和罗浮国打起来了(1 / 2)

加入书签

格鲁吉牙的抵抗力量与罗浮国的进攻势均力敌,

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米国的支援逐步增强,

但罗浮国并未因此放弃进攻,

导致了罗浮国开始持续放血的过程。

米国试图通过消耗战来拖垮罗浮国,

顺便也消耗一下小弟们的军事装备,

将来好多卖点武器。

此时的大禹国,与前世强大后相比,

对罗浮国的支援显得相当有限。

安心发展经济,

也让大禹国无法全力投入到这场国际纷争中。

这一年,

普大帝的身份发生了转变,

他成为总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

撤军无疑是对他形象的巨大打击,

因此,他只能选择继续坚持。

与此同时,灵娜的尼尔国计划已经圆满完成。

尼尔国成功加入了兴盟,

昆仑安保的刀锋兵团也在该国建立了导弹和火箭炮基地,

进一步增强了对白象国的军事威慑。

这一举动引起了白象国的强烈抗议,

但无奈此时的罗浮国陷入战争,

展示没力支持他。

白象的抗议声浪虽然高涨,

却并未得到兴盟的回应。

白象国试图通过支持尼尔本地武装暴动来破坏兴盟的计划,

然而这一阴谋却被艾达及时发现,

并迅速汇报给了灵娜。

灵娜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

她不仅清理了反叛组织,

还彻底消灭了潜入尼尔的白象人。

为了进一步打击白象国的嚣张气焰,

灵娜还巧妙地让尼尔边境的白象军火库发生了火灾。

大量武器和物资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

油料燃烧产生的火焰更是持续了三天三夜。

在灵娜的出色指挥下,

格鲁吉牙的罗浮军队陷入了困境。

她的任务就是持续削弱罗浮军队的实力,

保持两国战争状态即可。

而萧宇则还有更为重要的使命,

他需要在罗浮国陷入战争泥潭的时候,

迅速拿下叙亚国,

建立中东地区的第二个基地。

掌握叙亚国对于兴盟来说意义重大,

这将使他们能够随时介入依拉克局势,

并对鱿鱼国形成有效的制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萧宇带领1000名刀锋雇佣军空降叙亚国南部,

靠近依拉克的地区。

他们宣布要消灭基地残余势力“征服阵线”,

这个组织曾经对兴盟发动了恐怖袭击。

兴盟的插手引起了米国和罗浮国的强烈抗议。

米国开始调动兵力,

加强叙亚国和依拉克边境的军事力量,

准备在时机合适的时候直接进入叙亚国。

罗浮国也不甘示弱,

他们开始增兵叙亚国的军事基地。

因为叙亚国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旦失去这个基地,

他们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将荡然无存。

此时的罗浮国在叙亚国拥有一个空军基地和一个军港,

都位于西部的地中海边上。

而米国的基地则位于叙亚国的南边,

与依拉克和约丹接壤。

尽管这些基地的存在,

对萧宇的军事行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但他并不在意。

萧宇继续带领刀锋兵团,

清理南部的反对武装,

并收集他们的武器和服装。

同时,他还安排艾达潜入米军的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