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李讲入宫(2 / 2)
从唐帝今天为李讲撑腰,称呼陈尊等人为“乌合之众”便能看出。
他对药王城的不满,积怨已久。
说到底,还是药王城的自主性太高了。
先帝看在医者身份特殊的份上,给予了他们相当的尊重,不仅允许药王阁可以在大唐的境内,管理一城。
结果,没想到,药王城竟然恃宠而骄,这些年心气越来越高了。
现在,居然连阁主的更替都能自己做主了。
要知道,陆运也是唐帝看好的人!
“先将陆运、曲学文收入太医院吧,至于其他的,只能日后再计。”鬼衣使道。
众人微微点头,越是针对这种事情,就越是讲究师出有名。
现在确实没有合适的借口,对药王阁下手。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按兵不动,以免打草惊蛇。
“对了李讲。”
文相看向李讲,开口道,“据我所知,所有的天之骄子,都已经闭关,寻找封圣之道,你没去紫微,先回大唐,难道是为了道别?”
“当然不是。”
李讲摇头,说道,“我想在大唐,寻找我的圣道。”
天下人的圣道,有所差异,大致分为两条路。
有的人,从内部寻求突破,不假借外物,修的是“本我”,求的是“真我”。
这样的圣道,一旦突破,自我就是一个小世界,自成循环。
而有的人的想法则截然不同,他们从外部寻求突破,于万事万物中寻求规律,印证所想。
这样的圣道,一旦突破,能化天地之力为己用,甚至能从天道中借力。
两条路,南辕北辙,但却是殊途同归。
至于李讲,早早地就定好了,自己要走后面的那条路。
因为,在他看来,文道,非一己之私,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天下人的文道。
唯有壮大了文道本身,读书人的力量才会跟着成长。
举一个例子,锦绣文章再惊艳,无人识字,最终的结果也是明珠蒙尘,生不逢时。
这并不代表李恩、沈妍,他们这些人的选择就错了。
只是李讲的路更难,因为相当于在拓宽文道本身,这样很容易耽误修为的进境。
不过一旦成功,收效也会相当惊人。
“你有这样的想法,圣师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文相老脸含笑,对李讲怎么看怎么满意。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肃穆会早早就看中李讲,将其选择为执道者。
今日李讲的选择,与当初骑牛游历,传播文道的圣师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黎民百姓。
只可惜啊……
文相痛心疾首,遗憾无比。
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怎么就没给他生个适龄的好孙女呢?
这么一块绝世的璞玉,放在面前,不能雕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流入他人的怀中,太可惜了。
“你打算怎么做?”
鬼衣使转头问道,声音清冷,宛若清泉流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做出选择容易,可一旦到了落地的环节,很容易像是无头苍蝇一般,不知往哪下手。
李讲沉吟片刻,最后缓缓说道。
“科、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