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愧是师爷(2 / 2)
师爷通常是戴着帽子的,
沈清篱是有一次见他走路的时候,帽子不小心被树枝撞歪了,才发现他发际线朝后退了许多。
沈清篱诚心诚意感谢:“多谢师爷,多谢管事。这地方我想租下来,以后就在这儿制药。”
“好的,”管事说,“我明天就帮你办理好租房契约。沈姑娘,到时候要怎么给你?”
“我过来拿吧。我可能从明天起就要住在县城里面了。”沈清篱说。
管事很高兴:“你能住到县城来,那太好了。那些药材越堆越多,得赶紧用掉啊。”
他猜测,沈清篱搬到县城来住,应该就是为了建这个制药工坊。
他绝对没有想到,沈清篱其实根本没打算当真制药丸。
对于制药一事,沈清篱根本不敢马虎。
做火锅底料,最差的情况是做得难吃。
可是制药是关乎人的身体健康的,她不是药师,没办法制。
她只能两边倒买倒卖,把药材运到那边去卖,然后再从那边买药过来卖。
搞定药材的事,沈清篱终于长舒了口气。
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办完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沈清篱回到新居的时候,见兰桥溪正坐在后院中,跟张月娘喝茶聊天。
两个人都面带笑容,显然相谈甚欢。
沈清篱有点头大,她根本不想跟兰桥溪有太深的牵绊,可娘这么做,不是耽误了人家吗?
沈清篱走去,问:“兰秀才,你每天这么晃来晃去,当真不用读书吗?”
还有一年他就要乡试了。
乡试可不容易,有些人考一辈子也考不上。
沈清篱觉得,比前世的高考要难多了。
兰桥溪不在意地说:“读书之事,我自有分寸,多谢沈姑娘关心。”
张月娘嗔怪说:“你们都这么熟了,都是好朋友了,怎么说话总是这么客气?以后,称呼名字就好了。”
兰桥溪自然是打蛇随棍上,说:“伯母说得对。清篱,以后咱们不必这般客气。”
这声清篱,他叫得非常自然,就像是已经在心里叫过无数遍似的。
沈清篱听见这两个字从他口中冒出来,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
说不上是什么,就是感到很特别,跟别人叫她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沈清篱见张月娘这么说了,只好说:“行,叫名字就好。”
反正只是个称呼而已,叫名字也不错。
几个人回到清河镇时,天已经黑了。
沈二妞和沈小满做好了晚饭,不时到大门口张望。
不知望了多少遍,终于盼来了兰桥溪的马车。
一行人从马车上下来,兰桥溪跟她们道别。
“伯母,清篱,大丫,三妞,我们明天见。”
张月娘笑呵呵说:“好,明天见。”
沈清篱也跟他道别:“明天见。”
等大丫三妞都道了别之后,母女四人走进院中。
沈二妞和沈小满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大姐,兰秀才怎么叫你叫得这么亲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