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7章 上门女婿?(2 / 2)

加入书签

杨母气的脸色扭曲,恨不得和那几个长舌妇激情对骂。

她家老五怎么会是芝麻?

呸!她家老五可是个金疙瘩!这年头最吃香的工人!

婶婆们拿莫知意的话给杨母扎心。“人家大表姐嫁的可是营长,人家莫知青从小身边的玩伴都是家世不凡的青年!”

那么高的眼界和心气,怎么可能为杨志金一个职工后悔?

造纸厂不过是一个小厂罢了。

杨母气急。“营长怎么了?那莫知意还不是下了乡,姐夫是营长,不代表她能找得着好的!”

“那小贱人早晚得后悔!我将来的儿媳妇可是副厂长的女儿!”

婶婆们对视一眼嘲笑杨母痴心妄想。“到底是人家得后悔还是你希望人家后悔?”

“莫知青要想结婚,还用得着找你们家杨志金?”

下乡政策有十多年了,婶婆们也多多少少知道知青们结婚就不用下乡。

想想莫知意的家世。

人家真要想结婚,哪能轮得到杨志金?

还不是不想结婚才下乡。

也是她们眼皮子浅了,之前竟然还觉得莫知青会为了杨志金后悔。

杨志金再怎么好,那也比不上盛京城国家中心的青年好,几个婶子想起莫知意说的部长儿子,年纪轻轻副主任的青年才俊。

心下憧憬不已,再次生出酸意来。

要是闺女\/侄女有机会嫁给这些青年才俊就好了!

到底是大城市来的心气高,这么好条件的青年都看不上。

杨母再怎么觉得自己儿子好,那也不敢说比盛京的男青年还好,脸色涨红憋出来几句听不懂的话。“结婚的事能看条件吗?”“现在提倡的是自由恋爱!肤浅!”“看条件的势利眼不能娶!嫌贫爱富!”

婶婆们笑了起来,与她讲道。“那人家姑娘嫁过去图什么?图给你们家当牛做马吗?”

眼看杨母额头青筋暴起,念叨着“感情的事能叫付出吗?”“那么计较付出怎么能活的开心?”婶婆们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空气里充满欢快的气氛。

杨母受了老大的气回到家,眼见家里饭没人做鸡没人喂又发了一通脾气。

莫知意准备好冬眠的一应事务,难得邀请村里一个婶子去她家,可给那婶子高兴坏了。

先不说那莫知青条件好,就说莫知青来往的都是知青,村里人还没有几个见过莫知青那房子收拾的怎么样。

那婶婆吃了盛京来的糕点,得意劲要是有尾巴恨不得翘的老高,她自觉已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那莫知青的家里,柴火垒了一大堆。

墙上的报纸和白纸混着贴,不知道怎么贴的,偏给人一种她们家贴不起的贵气感。

还有那普普通通的陶罐。

在她们手上是破陶罐。

断在莫知青手上,那白玉一样的手端着衬得陶罐特别上档次。

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古朴,低调。

最重要的是那什么斋的糕点,不愧是大城市寄过来的,她咬着和咬棉花似的,甜滋滋软绵绵让她有点飘飘然。

哎呦,要不怎么说是城里人?

更别说那什么桂花糕,黄色的桂花点缀在白色的糯米上,有花的清香。

她当时手足无措碰都不太好意思碰。

众婶婆听她这么一说,十分羡慕她能吃到桂花糕长这么多见识,她们这辈子还没尝过桂花糕是什么味呢!

杨宝珠刚听了不到一天的流言,第二天一早流言就成了,人家莫知青见过那么多大场面凭什么看上杨志金。

气的她跑出去和那婶婆辩驳。“我五哥可是最吃香的工人!”

那婶婆冷笑了一声。“吃香是吃香,难不成工人还能养活你们一家八口?”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啊?那杨家急着想赖上莫知青,还不是惦记莫知青的家世好,出手大方。

杨宝珠脸皮薄,哪说的过村里荤素不忌的婶婆们?何况她就一张嘴。

她气的眼睛哭红往家跑,没想到家里的气氛更山雨欲来,杨母脸色黑沉,对着最出息的儿子发了脾气。“结婚以后住在城里?你要当上门女婿?”

“敢情我这儿子是给别人养的?我不活了!”

原来是副厂长提出杨志金结婚以后住在城里,他们老两口就那么个独生女。

杨家有七个儿子,多一个少一个在面前应该也没什么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