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章 她开心就好(2 / 2)

加入书签

“呀,造出来了。”

说着,他毫无形象地跑了过去,边跑,边朝着那工匠挥手。

见到汪修齐的表情,徐渭随即会意,笑着解释道:

“那四轮马车,是一个叫普宜的工匠做的,这些日子,他天天在码头等殿下回来,就是想让您乘坐一下他新做的马车。”

汪修齐点了点头,随即加快了脚步:“走,去看看。”

清净子跑到马车前,二话没说,就钻到了车底下。

车夫大惊,刚要阻止,一旁的工匠却是笑着摆了摆手:

“老张,这是清净子真人,是天道研究院的仙师,就是在他的指点下,我才做出这马车的。”

“原来是仙师啊。”车夫这才吁出一口气,目光中透出崇拜和敬意。

等汪修齐和一干官员来到马车面前,清净子也灰头土脸地钻了出来,对着马车边的工匠,兴奋地大笑:

“妙哉,妙哉!这齿轮齿条式的转向机括居然被你弄成了。”

见汪修齐一脸狐疑,清净子忙是拉着那工匠走了过来,笑着介绍道:

“殿下,这是高级工匠普宜,是他造出了能转向的四轮马车。”

在中国的古代,虽然偶尔有人发明四轮马车,但都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并未普及。

原因是中国的达官贵族不爱坐马车,都喜欢乘坐轿子,一来显示地位尊贵,二来道路不好,马车非常颠簸。

而这马车没有后世汽车的悬挂减震系统,这一颠簸,自然就不舒服,而轿子是有人肉减震调节的,所以比马车更受欢迎。

无论是哪个朝代,历来都是上行下效,达官贵人不爱坐马车,这马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自然就大大地受到了制约。

汪修齐记得,后世有不少国外的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相当落后,例子就是做不出四轮马车。

对此,汪修齐不屑一顾,要知道秦始皇兵马俑里面就有四轮马车,《清明上河图》上也有,中国人对奢华的追求,岂是那些体毛都没有进化干净的蛮子可比的。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了水泥路和橡胶轮胎,这四轮马车还真能派上大用场。

汪修齐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小麦色皮肤,表情局促的中年汉子,露出和煦的笑容,目光中带着赞赏。

见到汪修齐看来,工匠激动地浑身颤抖,他连忙跪地,磕头行礼道:

“晚辈普宜,拜见大宗师。”

“不必多礼,”扶起普宜,汪修齐指了指那马车,温和笑道:

“这马车是你造的?”

普宜脸一红,憨厚地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又摇了摇头:

“车是小人做的,可要没有清净子真人的指点,晚辈是决然做不出来的,还有……”

经过解释,汪修齐才搞明白,普宜祖上几代都是大明制造局的工匠,专门负责马车的制造,来到松浦津后,他重操旧业,开了个马车制造工坊。

由于松浦津的货运非常繁忙,因此普宜的生意很好,为此也攒了不少银子。

可普宜没去扩大生产,却是把银子都花在了造四轮马车上,但耗尽家财,却依旧没能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

后来他去五岛参加工匠的资格考试,发现那里马车轮胎的优益之处,就去拜访发明人无为子,正好也就认识了清净子。

经过一番讨教,清净子告诉他,这风车之所以可以旋转,就是因为有定子和转子,而定子和转子之间通过中轴连接,依靠轴承旋转。

既然这风车能转,为何这四轮马车就不能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