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诸葛家族(2 / 2)

加入书签

“兄长,长公子此番前往汉中是为巡查,且刚出发不久,这一去一回应当需要半月之久。”

“请兄长耐心等待。”

半月之久!

诸葛瑾刚想开口,却被刘备截断。

“子瑜先生放心,此事是必然要办的。等安儿从汉中回来就让他随先生去往荆州,解决长沙交割一事。”

“而子瑜先生与孔明已许久未见,此番难得见面,应当好好团聚一番。”

“先生就暂时留在成都。”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刘备说的有理有据,诸葛瑾一时也无法反驳。

“哈哈,兄长”诸葛亮直接起身来到诸葛瑾面前。

“兄长难得来一次,月英已在家中安排好了家宴。正在等待兄长。”

“如此甚好。”刘备开口。

“我本打算为子瑜先生接风洗尘,但有家宴在先。不敢打扰。等过后备再为先生接风。”刘备对诸葛瑾亲切说道。

“谢皇叔”

最后诸葛瑾还没有来得及多说几句话,就被诸葛亮匆匆忙忙的领到了家中。

一路上诸葛瑾不停数落着诸葛亮。

其实诸葛瑾也看出了自己弟弟诸葛亮和刘备有意唱双簧。只是刘备保证划割长沙,他也无意点破而已。

“兄长”

见到诸葛瑾到来,黄月英赶忙上前迎接。

诸葛瑾看到黄月英的身子,赶忙转头对诸葛亮说道。

“二弟,月英她有孕在身,你怎么能让他在这儿等着我呢?!”

诸葛亮闻言轻笑。

“兄长不必责怪孔明,是我听闻兄长来到成都。务必让孔明将兄长带到家中一聚的。”黄月英开口道。

诸葛瑾闻言转头看了身旁的诸葛亮一眼。

诸葛亮笑道:“兄长,请吧!”

…………

按照原本的时间轨迹,诸葛亮到中年,四十六岁时才有了儿子诸葛瞻。也因为诸葛亮一直膝下无子,诸葛瑾才把其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

只是后来诸葛亮有了儿子诸葛瞻,诸葛瑾一脉受到诸葛恪的牵连而几乎灭族,被过继的诸葛乔又转回了诸葛瑾一脉。

而此时的诸葛亮才三十三岁,提早了十多年。

诸葛亮多年膝下无子,原因众说纷纭。可现在有刘安的存在又岂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诸葛亮死后,其子诸葛瞻虽然受到刘禅的重用,但是诸葛瞻的才华却完全比不上其父诸葛亮。

这其中原因不乏自身天赋,但也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年纪尚小,未能受到其父的优良教导。

刘安目光长远,已经想到了抓紧蜀汉的第二代人才。

晚饭过后,诸葛亮与诸葛瑾在书房交谈。

“我看月英的身子已经有日子了,可曾请大夫看过何时临盆?”诸葛瑾问道。

诸葛亮一脸笑意,道:“看过了,已经八个月了,预测应该在今年年末吧。”

“好”

“正是辞旧迎新之时。”诸葛瑾道。

“今日你与刘皇叔所说之事属实?”

“没有诓骗你兄长我?”诸葛瑾又问道。

诸葛亮轻笑,道:“兄长,我何必骗你。此事确实需要少主处理,而少主确在汉中。”

“兄长,我主刘皇叔此时已跨有三州之地。日后兴汉者非我主莫属。你辅佐孙权困守江东一隅,是否该思虑一下未来之事?”诸葛亮想了想,还是对诸葛瑾说道。

诸葛瑾闻言笑了,道:“当初我们随叔父来到荆州,我最年长。受吴侯之邀入仕,你与三弟在南阳隆中继续耕读。”

“后来你被刘皇叔请出,现在只有三弟一人在南阳隆中。”

“你此时恐怕你想将三弟拉入麾下了”诸葛瑾笑道。

诸葛亮轻笑,道:“兄长,这可不是我的想法,而是少主已经在实施了。”

“少主已经将三弟拉到了汉中,做了汉中太守。”

诸葛亮三兄弟各有其才,刘安怎能放过。

诸葛瑾闻言面露惊讶,但随后又慢慢恢复了平静。

“如此说来,你们两人都隶属于刘皇叔麾下了。只有我一人在江东了。”

此时诸葛亮刚想开口,诸葛瑾却又说道。

“二弟你有惊世奇才,如今之势,必将成就大业。刘皇叔父子思贤若渴,三弟也有施展才华之机。”

“但我受吴侯恩遇,今生必尽忠竭力,夫复何言。”

诸葛瑾一叹,道:“往后你我兄弟三人分属两边,以后只能各安天命了。”

“如今你也要有子嗣,我家业在江东。我们兄弟三人,只要有一脉存在,诸葛家便不绝于世。”

“等月英生产了,记得给我去一封信。让我这个当大伯的知道一下。”诸葛瑾轻笑道。

“我知道了,兄长”诸葛亮神色有些黯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