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章 返村!新的流言!(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过了正午最热的时候出发,搭在马车上,这一路给方鸿安的感觉,除了是慢了些,其他的方面比坐那趟客车还要舒服不少。

从县城到蒋家岭大概是用了快三个半小时,再等到方鸿安回到石湾村,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土屋的大门虽然掩着,但堂屋里明显有烛光闪动着。

很明显,这是妻子兰文绣为了等他回来,特地在堂屋里坐着。

等方鸿安的步子走近,兰文绣应该是听到了脚步声,吱嘎一声,大门就推开了来。

烛火照射而出,闪动的光影间,兰文绣的身影缓缓走了出来。

这天夜里,虽然赶了大半天的路,但方鸿安还是在克制动作幅度的情况下,放纵一下了一把。

次日。

方鸿安起了大早。

挑着木桶去村里的水井挑水。

石湾村地势高,少有人自己挖井,日常吃水都是靠村里几百年前就开凿出的一口大水井。

而村里这口水井挖得很深,从地面下到取水的地方,要转下七十二级台阶。

就是成年的男子,要一口气挑一担水上来,也要费些力气。

再加上从水井到方鸿安家的土屋还有不短的距离,以兰文绣的身子骨,别说怀孕了,就是没怀孕,取水也是一大难题。

所以出门前,方鸿安特地把水缸都灌满了。

这一回来,第一时间也是来挑水。

清晨的时分,水井边的人不多,但看着方鸿安,都很热情的打起了招呼。

几个平素里就爱扯闲篇的,更是明着问起来方鸿安准备什么时候要搬了去城里。

对流言传成这样,这一次方鸿安是早有准备了。

这先前就传了那个传说中的舅舅要帮他买户口进城,恰逢他又去了县城,越传越烈是必然的。

“去什么城里”

“石湾村山好水好空气又好!不比去城里吃灰好”

“没想过去城里的!”

“不去!”

“别问!”

“问就是不去!”

……

方鸿安已经不是前世那个被村里这些大嘴巴的水上几句,就急着结结巴巴的拼死辩解的呆子。

熟络的应付着这些人的话,自顾自的下到了井里。

那些挑了水上来,在井边歇着气的人,听到这些话,首先是诧异于方鸿安那从容搭话的态度。

随即,对于方鸿安这番话,也是全然不信。

就这穷山恶水的。

这山里的年轻人,哪个不想着要出去。

城里要什么有什么,还不比他们这大山好

不想去城里

故意这样糊弄大家的吧。

但也有一些人别有心机的人,忽的就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方鸿安这么说……是不是这次去县城,他舅舅没把迁户口的事情办妥

他去不了城里了,所以……才不得不这样说

这个说法,从一些人嘴里说出来。

立即还就得到了一些人的笃信。

于是,等挑着一桶水出来,那些人看向方鸿安的目光,又有一些不一样了。

方鸿安是不再想搭理他们。

放下俩个木桶,稍稍歇了一口气,便重新担了起来,径直往家里走去。

“鸿安!”

“你等一下,我跟你说几句话!”

大概是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

在一处大树下,一道洪亮的声音叫住了方鸿安。

然后,一个身影就快步走了上来。

回头看着那道走过来的身影,方鸿安就不由得眯起了眼。

这叫住他的人,是他的大伯方庆山。

对这窝囊了大半生,被刁伯娘服服帖帖的管了近三十年的大伯,方鸿安说不上有什么恨。

只是觉着没有任何的亲情感。

之前对他还有种怒其不争,相当鄙夷的态度。

但两世为人,有了前世那四十年的在社会底层的蹉跎经历,从一定程度上,对这事情也看淡了。

这就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选择。

他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伱也没法子去指望他能争什么。

所以,从另一种角度上来看。

大伯方庆山能娶到谢柳翠这样一个刁婆娘!

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要不是这样,以他那软弱的性子和干啥啥不行的能力,这生活只怕是早就一塌糊涂了。

哪能像现在这样,至少在石湾村是属于过得好的那一类人家。

当然,这种好,方鸿安不去羡慕,也不想去掺和,甚至都不想扯上任何的关系。

所以,虽然是伯侄关系,但方鸿安觉得大家形同陌路一样最好。

既然主动找上了自己,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方鸿安不冷不淡的叫了声大伯。

而一路快步赶过来的方庆山,在长吁了两口气之后,也开了口:

“鸿安!听说……你去县城你舅舅那里去了”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简体版,84年应该还未出版,这里为了方便,提前拿来用了,希望勿介意。

呃……介意的话就当是繁体版吧,这早就有了!

四更,一万一千多字!

求订阅了!

继续码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