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0章 授人以渔(2 / 2)

加入书签

非但不会缓解大规模的失业人口,反而更容易造成国家经济的崩溃。

想法是好的,通过大规模技术引进和设备引进,来缓解失业人口可惜事与愿违。前世80年代初的混乱,不能不说跟这80多亿美刀的重复技术引进没关系。

不过这一世有着自己,虽然没有阻挡住82亿美刀的洋跃尽,但总归比前世强不少,最起码是大部分项目是各地经过调研后才进行引进的。

现在就等着上面领导们对自己建议的讨论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10月底。

东洋人的后续反应还真被王德明猜中。

10月下旬时候,四川领导千万东洋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签订友好协议的时候,东洋的靖国神社将14头甲级站饭的灵位正式上供

势单力孤啊.

王德明突然对自己在政府里的工作失去信心。

其实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在滔滔大势之下,自己能做的螳臂挡车而已。

11月份四川领导从新加坡访问归来,王德明正式提交辞呈。

虽然领导再三挽留,又不断询问原因,但是他主意已定,用自己联络香江商人,容易被党内同志诟病为借口,坚决要求辞职。

最后办理停薪留职。

正因为王德明如此坚决的辞职,终于触动了上头的领导们。

领导们终于同意港澳同胞在国内投资的提议,但是仅限于技术投入和委托加工。

让王德明可惜的是,他建议让知青们先在技校里学好技术再进工厂的提议被否决了。

领导们的想法还是将缓解失业人口的责任放在各个工厂,一时间,城市里的国营企业纷纷开展三产,用来容纳工厂子弟。

香江,太平山顶,王德明家的庄园里,霍先生,包先生,董先生,曹先生,陈先生等人正在品茶聊天。

“德明,你这回京城一去就几年,而且连孩子们都回去上学,我真佩服你。”这几年王德明只跟霍先生见了一面,还是今年国庆的时候。

但因为当时他还担任化工部的副部长,为了避嫌也没聊几句。

“没错,德明,你的所作所为真的让我们汗颜。”

“诶,咱们都一样,只不过我本来就是在京城长大的,又是党员,对国内更加了解而已。”王德明谦虚的说道:“包先生,霍先生不也都给国内捐献了五星级酒店么”

“咱们之所以能坐在一起聊天,不就是咱们还自认自己还是中国人么”

“是极是极!”

王德明将家里的仆人打发走,才对霍先生和包先生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回国投资。

“霍先生,包先生,我刚刚从国内过来,所以更懂得国内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工厂。”

“现在国内有几千万的待业人员,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时候只有扩大再生产,才是解决之道。我已经跟国内的领导们谈好,通过对现有的工厂进行技术升级,生产出来的商品全部由我们进行对外销售。”

“香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各位先生都清楚,无非复制到大陆而已。”

“怎么样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大陆投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