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5章 试毒(1 / 2)

加入书签

“正如林爱卿所说,朕还年轻,还有犯错的余地。如果墨守成规,大秦将来注定会陷入停滞。

你该明白,景国变法,景皇学习大秦模式,这些都是变革的例子。

树木移动会死,人挪地方才能生存。任何规则、政策,都必须随着时代和现实情况改变。”

林略才抬头,心中释然。

后宫改革,他本无意插手,但那并不意味着是正确的。

他不过是对魏浩略作提醒很多人对这件事不满罢了。

眼下的情势看来,魏浩应该是领悟到了他的弦外之音。

事务各有缓急轻重,有些可以暂缓,但有些若不及时处理,必成大患。

他远道而来,久居大秦,对这里的国情又岂能一无所知?

变法于大秦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朝中百官,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这些降臣,有几个能掌握实权的?

任何一位开国君主之威,都是臣子难以抗衡的。

然而,他对魏浩的性情已有所了解,知道他心胸宽广。

即使他言辞激烈,但只要出自公心,就不会对他有所不利。

这点上,景皇远不及魏浩。

这也是他迅速转变心态,开始为大秦考虑的原因。

“陛下圣裁,老臣确实视野狭隘。”林略才恭敬的磕头。

“退下吧,待会儿朕自有旨意。”陛下挥手示意。

“陛下圣明神武,臣等告退!”

林略才等人离开。

走出御书房,马师爷双脚颤抖,看着林略才:“林兄,我刚才真是吓死了,今后你能否在言辞上略作节制?”

林略才轻抚胡须,微微一笑:“有何惧哉?陛下的心胸,远非常人所能窥测。”

“你毕竟不同,你是新晋之臣,未历其境,难以感同身受。凉县众老臣,对陛下都是衷心敬畏,在大秦,无人敢对圣旨有所争议,因为陛下所言皆是真理。无数事实验证,陛下的英明无误。”马师爷感慨道。

“陛下自是英明,我等臣子若有差池,为咎由自取。倘若将陛下比作航船,百姓为水,我等便是风帆,助大船破浪前行的重要力量。官至此时,已近生涯之末,能有幸追随如此圣明的君主,实乃我毕生所幸,既如此,绝不允许陛下圣誉有丝毫瑕玷。”

马师爷听后,敬意油然而生,恭敬拱手:“老弟受教了。”

他虽智谋超群,终究只是一位幕僚,之所以能登上这位置,全仗魏浩感念旧情。

然而,和担任景国文相数十年、资历深厚的林略才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

那份勇气与执着,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

御书房内。

溥秋水尴尬询问:“陛下,是去向娘娘复命,还是……”

魏浩挥了挥手,“正好到了用膳时间,去凤仪宫看看孩子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