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美苏中三国的反应(2 / 2)

加入书签

局长威廉凯西(willia j. casey)也在凌晨从华盛顿赶了回来,一同投入到利比亚的情报工作中。

“进,乔治,情况怎么样找到利比亚的导弹阵地了没还有这种导弹到底是哪国国家提供给卡扎菲这个疯子的以色列还是苏联不可能是中国吧”

因为赶路辛苦,到了兰利的局长办公室后,刚打瞌睡打了几分钟的威廉凯西见到第三局的负责人,马上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额,头,情况很不妙,从卫星照片以及前线收集到的一些电磁信号分析,这种导弹应该是用移动发射车发射的,不需要固定的导弹阵地,导弹来源目前可以否定是以色列和中国提供的。”

“嗯哼,接着说。”威廉喝了一口秘书送进来的咖啡,示意乔治局长继续说。

“头,目前就只有这么多情报,得等前线以及分析人员继续分析。”乔治摸摸大鼻子说道。

“就这么点信息导弹哪里来的分析不出来吗卡扎菲政府内部都没传出来消息”

“头,你知道的,咱们跟卡扎菲已经势同水火,卡扎菲这人非常狠毒霸道,身边的人都是阿拉伯裔,我们还没有人打入他身边,甚至他的政府高层都没有成功进入,只有一些外围区域有咱们的人,可是接触的情报非常的少,这次的导弹就没能及时发现并回传,更不用说知道这种导弹是谁提供的了。”

乔治也是头疼,这卡扎菲对美国是极端仇视,甚至连欧美白人都不待见,所以政府内部一个白人都见不到。

军队里倒是有苏联人,但是他要求派去的教官和技术人员都必须是斯拉夫人,并且限定他们的活动范围,因此此时cia对利比亚的情报收集工作非常困难,只能从外围得到一些落后和简单的情报。

“那你让我怎么回复总统和军方现在他们能用这种导弹打法国人的军舰,哪天怎么要对利比亚展开行动,是不是要等着这种导弹落到咱们合纵国海军的头上”威廉局长站起来,双手撑着桌沿,居高临下的看着乔治,凶狠的说道。

“局长,再给我们一些时间,锁眼卫星正在变轨,肯定能看住利比亚,一旦他们再次动用这种导弹,我们肯定能捕捉到详细的导弹信息,另外我们正在跟法国方面联系,打算派出军机与他们展开联合行动,一定能得到更具体的信息的。”乔治抬起头,神情坚定的说道。

“你能说服军方配合你好了,我只要结果,尽快,上午10点之前给我更进一步的信息,不然你的位置就要换一下了。”威廉局长盯着乔治看了好一会,才语气平静的说道。

“我一战友是非洲基地的,他答应调动4架飞机去利比亚上空,上午肯定会有结果,请局长放心。”

“那就去吧,把门带上,我先给咱们的总统先生回个电话。”威廉说道

于是乔治乖巧的站起身退出局长办公室,把门轻轻的关好,然后才深吸一口气,去他负责的第三局去为自己的位置拼命。

而威廉局长看了看表,先打电话给了白宫办公室,询问总统是否有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另外拨打总统办公桌的电话。

“威廉,情况查清楚没”里根总统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话题。

“总统,不用担心这种导弹,这只是一种射程3百公里之内的短程弹道导弹,末端没有制导能力,能打中法国人的军舰完全是运气以及法国人的傲慢,不知道到了战区要保持机动能力。”威廉局长说道。

“确定吗军方对此很担心,因为弹道导弹的威力太大了,末端速度非常的快,咱们目前的防御系统根本没有办法防,一旦被其他国家大规模运用这种弹道导弹打军舰的战法,那咱们的海军编队就变得寸步难行了。”里根总统说道。

“总统,利比亚的弹道导弹末端的确是不能制导的,虽然弹头速度快,但是只要舰队保持机动能力,这种导弹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只能炸死一些海鱼。”威廉语气肯定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持续保持对利比亚的关注,另外导弹的来历一定要查清楚,还有他们是怎么想到用弹道导弹打军舰的,开创这个战法的到底是利比亚的人还是其他势力,一定要搞清楚,虽然现在他们的导弹没有末端制导能力,不排除今后没有。”里根总统不愧是提出星球大战的人,对未来导弹技术的发展还是有一些认知的。

并且军方在得知利比亚的动作后,也把弹道导弹的使用方式进行了扩展。

之前因为固有的认知,觉得这种抛物线导弹只能是用来打击陆地上的固定目标,从没想过用来打击海上目标。

现在利比亚给了他们一些启发,他们开始申请能够末端精确制导的弹道导弹研究。

除了美国受到了启发外,中国也不例外。

此时国内的经济发展虽然进入了快车道,但是历史欠账太多,还没有那么多的经费来扩大海军海面舰艇编队。

但是漫长的海防需要有利的武器来保护。

之前只有几款仿制的近程岸基反舰导弹,射程近,速度慢,威力小,对于5千吨级以上的军舰没有多少威胁。

现在得知弹道导弹打军舰的战法,如获至宝。

一方面他们积极收集情报,找缅北的全解阵了解d-300导弹的技术资料(之前试射这种导弹时有跟国内通报,避免国内误判)。

一方面让相关的研究单位进行弹道导弹打海上移动目标的研究。

虽然导弹研究所初步的调研结果显示要达到精确打击海上移动目标很困难,但是只要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最终还是能达到想要的结果的。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美苏中等国一边各自进行相关研究,一边关注着非洲南北两处地区冲突的进展。

而王建昆已经到达了欧洲基地,开始部署起接下来的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