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0章 清扫各地方武装,为新政府组建扫清(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将在那里组建新的缅甸临时政府。

王建昆倒是没有随行,他要在密支那尽快的用超能力给新生的缅甸政权提供来不及生产的装备。

9月3号,全解阵的主要军事力量都在行军,所以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这也为军事指挥中心搬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9月4号一早,东西两个方向都开始接敌。

西面负责进攻勃生的第1摩步师遇到了敌人激烈的抵抗。

位于勃声的原政府军第7军区总兵力大概在8千人左右,只有2个重炮连6门122毫米榴弹炮,坦克和装甲车都没有。

第1摩步师的师长是老全解阵,在当师长之前带的最多的兵力是600人。

所以在指挥师级部队时,虽然通过脑机芯片的强化学习,下载了多个波斯军官的记忆包,但是在实战时还是打得比较差劲。

第1摩步师没有重炮,军中最大口径的火炮就是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但是其射程远低于对面原政府军的122毫米榴弹炮。

这个师长虽然通过配备给他们的高空侦察机发现了对面的重炮,但是不知道是想独占功劳还是怎么的,没有呼叫空中负责战场压制任务的攻击机,而是想着让120毫米迫击炮去对轰。

结果自然是非常不好,16门120毫米迫击炮报销了6门,才打掉对方2门122毫米榴弹炮。

幸好此时曼德勒指挥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发现了异常战损,及时的提醒总部的参谋。

然后在总部的干预下,这个师长才改变计划,让空中的攻击机先把敌人的重炮消灭才发起进攻。

战后复盘才得知,这个师长之前是以迫击炮术精准的突出表现,在全解阵之前的老部队里脱颖而出,才担任了600人的独立营营长一职。

这次他想着要发挥已方120毫米这种他认为的最强大的迫击炮的威力,所以就没有想着让空军的攻击机去对付敌人的重炮。

因为此时是战时,临阵换将影响不好,所以这个犯了低级错误的师长只进行了口头批评。

不过战后他应该是要回炉重造,进入军校进行进修,并且毕业后是很难担任师一级指挥员了。

这也是全解阵这两年来大规模扩军带来的毛病。

毕竟之前全解阵的兵力只有几千人,战术和武器装备都还在二战时期的水平。

现在扩军到10几万,军队规模扩大了10几倍,合格的指挥员当然就很少了。

这还是有王建昆提供的脑机芯片,以及提取复制了大量波斯军官的战争记忆,才没让拥有这么多先进武器的全解阵部队用二战战法打这场统一战争。

曼德勒的指挥部在发现了这个例子之后,开始对前线营级以上军官更多的关注。

毕竟这些摩步师和轻装师的营级以上军官在之前指挥的最多的军队都不超过1千,现在他们能否在脑机芯片的辅助下,按照计划完成任务,都要打个问号。

9月5号,前线各部队的战斗进入了更激烈的阶段。

残余的政府军部队在军官的强迫下抵抗,给全解阵的进攻部队带来了很多麻烦。

一些原本在演习训练时还表现得不错的指挥员,在面对真实的战场,狡猾的敌人时,顿时手忙脚乱,错误频发。

“彭总指挥,第4师第3团团长最新的命令有问题,超级计算机判断如果按照他的命令行动,他们团将被敌人包围到山谷里。”一名参谋发现异常后,提醒彭声。

“嗯如果被包围,他们能坚持到友军救援或者打破包围吗”彭声想了下后问道。

“超级计算机判断,有70%的可能能打破包围,我们的单兵武器较敌军强很多,另外敌军底层士兵的战斗意志已经接近崩溃,他们开枪时几乎都是对空开的,想着早点结束早点被我们俘虏。

另外有60%的可能在2个小时后被赶来的摩步师1营营救,他们有重型迫击炮和单兵火箭弹,敌人的临时工事抵御不了这些武器的攻击。”那名参谋调出超级计算机的判断情况。

“既然这样,咱们就不要提醒,让战场教会我们的指战员,不然这次说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还是可能会犯错误。”彭声在了解完超级计算机的分析结果后,决定不干涉这个犯错误的团长的指挥。

这几天已经有陆陆续续10多名营团级指挥员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开始的几次指挥中心还及时的去纠正,并共享了错误战例,但是随后一些指战员还是犯类似的错误。

这说明大规模的扩军确实让这些被强行提拔到高位的指战员不适应,脑机芯片虽然给他们提供了很多辅助,但是毕竟不是超级计算机可以进行实时分析,他们主要还是靠着自己的判断来进行指挥,这就让原本不应该到达这个位置的他们不适应。

于是接下来指挥中心就尽量的不干涉前线营团级指战员的指挥,只有在可能出现20%以上伤亡的情况才进行干预。

东西两边的战事虽然没有前两天重装合成旅打得那么顺利,但这其实就是全解阵真实的情况。

重装合成旅的武器跟缅甸政府军的代差实在太大,政府军根本预料不到全解阵会如何攻击,所以他们按照老一套的二战战法,当然会很容易的被重装合成旅击败。

另外重装合成旅的各级指挥员都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一批军官,他们学习起来更快,对高科技武器也更容易接受,所以在作战时才能发挥出武器装备应有的威力。

到了9月8号,掸邦高原上的东枝,腊戍,垒固这三个重镇总算是被全解阵拿下了,掸邦高原上只有一些部族武装还在抵抗全解阵,不过他们将被已经熟悉了战场的全解阵轻装部队一个个消灭。

这三个重镇一被拿下,缅甸中央平原上就不会有成建制敌军的威胁了。

西边的海岸线战场和东南方向的海岸线战场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因为一个个地方武装不想放下武器,希望跟以前一样获得自治的权力。

全解阵当然是不可能同意的,因此要肃清东西海岸线上的敌人,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这对于新缅甸政府的组建已经不构成影响,这些地方势力就留给各支部队练兵用。

他们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几乎都是各自为战,全解阵可以派出一个个营团级轻装部队去消灭这些地方武装。

这样既锻炼了这些中层军官的指挥能力,也是为战后的缅甸新政府建立扫清障碍。

此时全解阵还只是跟各国大使进行了非正式接触,对于这些国家关于缅甸人权的质问可以推脱是战时状态。

等到新政府正式组建,再发动对这些地方势力的打击就有点不好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