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7章 芯片巨头崛起之路,行业观望(2 / 2)

加入书签

“你可以跟销售部那边先过去沟通一下,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最终,王宏贵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赵东方。

既然事情是你提出来的,那么就你去落实吧。

类似的这种安排,在许多企业里头都是存在的。

这样子搞的次数多了,后面大家愿意主动站出来的就少了。

赵东方听了这话,也很是无奈。

不过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尝试了。

……

“社长,英特尔正式的跟岭南半导体展开合作了。”

金泰作为三星电子市场部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就把握到了英特尔和岭南半导体的这个动静。

芯片代工的话题,之前三星电子内部也是讨论了好几次。

虽然短时间内三星电子没有要进入到这个领域的想法,但是英特尔这个行业老大的动静,自然还是值得关注的。

“知道英特尔拿出来代工的是什么类型的芯片吗”

对于金泰汇报的这个消息,李建喜倒也不觉得意外。

毕竟之前就已经汇报过他们双方之间的一些动作。

“我们打听到的消息是英特尔会把80286这个规格的芯片全部都拿到外面去代工。”

“早几个月台积电那边获得的订单也是类似的产品,这一次岭南半导体应该也不例外。”

“英特尔自己内部的工厂现在是主要生产80386以及更加先进的下一代产品。”

金泰的调查工作还是做的比较到位的。

三星电子内部的一部分人员,之前就是从英特尔那边挖过来的。

甚至在英特尔内部,都有一部分人跟三星电子有联系,只不过是级别不算很高。

“看来英特尔真的跟外界报道的那样子,要把所有的中低端芯片都交给代工厂家去生产。”

“自己内部只保持高端芯片的生产能力。”

“不过这是基于美利坚的特殊情况,它们的人力成本非常的高,工作效率却不是那么的高。”

“所以分摊到每一块芯片上面,成本就比较高了。”

英特尔是行业龙头,它们的情况肯定是各个芯片厂都要好好研究分析的存在。

就像是后世的特斯拉,作为电动车的标杆。

不管是哪家车企要推出电动车,都会跟特斯拉的相关车型做一些对标,看看自己跟人家的差距在哪里。

“是的,这应该就是英特尔会对芯片代工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台积电那边张中某也是看到了这个空间,所以才单独成立了一家只做代工的芯片企业。”

“不过岭南半导体的情况跟台积电又有所不同。”

“它们除了芯片代工业务之外,也有自己的芯片设计和生产业务。”

“我感觉也许将来岭南半导体对我们的威胁,会比台积电更大。”

“特别是将来如果我们要进军华夏市场的话,岭南半导体很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对于现在的三星电子来说,主要的市场是国内和美利坚、欧美这些区域。

华夏市场的存在感还非常的弱。

毕竟华夏和高丽在这个时候都还没有直接建立外交关系呢。

“多关注一下岭南半导体后续的发展变化,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策略调整。”

李建喜倒也没有完全骄傲自大的认为岭南半导体就对自己没有任何的威胁。

但是要他立马去做出一些应对的方案,他又觉得没有必要。

……

“领导,岭南半导体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它们的代工业务取得了零的突破。”

“英特尔已经把100万块电脑cpu的代工订单正式的交给了岭南半导体,要求在1989年内陆续完成交付。”

如此重大的消息,姚一鸣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就给刘天武进行汇报。

这个事情不仅对深城很有意义,就算是对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情。

指不定几十年过去之后,大家都还会记得今年岭南半导体获得了第一份芯片代工的合同。

这为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助力。

“这么快就有结果了啊”

“实在是太好了。”

“我一直都担心它们的发展节奏太快了,到时候订单跟不上产能,造成很大的浪费。”

刘天武可是知道岭南半导体那边第二期的工厂都在如火如荼的修建之中。

二期的厂房、设备等各方面的投资加起来超过了1亿美元,比一期可是高了不少。

与此同时,南山设备那边针对光刻机等关键的芯片生产设备也在全力攻关。

这方面的研发投入,也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至于从全国各地挖过来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反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毕竟就算是一个人一年开一万元的天价工资,一年下来也就是一千万元而已。

相比各种设备投资,这都不算什么。

“江总做事,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妥。”

“哪怕是大家刚开始觉得他的方案很是激进,最终他却是可以用事实告诉大家他的选择是对的。”

姚一鸣现在对江辉也是越来越佩服了。

明明年纪比自己还小个一两岁,但是看看人家的成就

当然了,他也知道像江辉这样子的人物,全国都找不出几个出来。

自己没有必要跟他相比。

在同龄人里头,他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了。

再往下一步,他从刘天武的秘书岗位上面外放出去,至少也是一个县的负责人。

这个起步,已经超过了99.99%的人了。

“在外来人口的安置方面,市里面一定要高度重视。”

“特别是高端人才方面,我们要全力的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不仅是岭南半导体有这方面的需求,其他一些公司也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不然高端的技术人才安心的在深城工作,我们今后想要发展高科技的想法就很难落实下去。”

伴随着宝马汽车集团的崛起,刘天武对深城的产业定位也在不断的调整。

刚开始的时候,深城这边的产业主要就是搞一些来料加工,大部分都是港城那边投资的小工厂。

这样子的发展上限,肯定是比较低的。

宝马汽车集团让刘天武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一面。

特别是岭南半导体的出现,更是刺激到了刘天武。

今后深城的产业规划,会重点围绕汽车产业、设备产业、半导体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各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领域去发展。

要实现这个目的,自然也是需要下点功夫。

“领导您放心,我会专门跟相关部门那边沟通,让他们尽快的把一些政策提案给提交上来。”

“不管是户籍管理还是医疗、购房、教育等方面,我们都是会全力的做好服务工作。”

“甚至是跟港城之间的来往和人员移动,也会专门做一些对策。”

姚一鸣现在也是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他有一种预感,距离自己外放地方的时间,已经不是很远了。

将来自己也能把在深城学到的那一套东西用到别的地方,成就另外一番成绩。

……

“江总,我们从阿斯麦那边订购的光刻机,已经正式装船发运过来了。”

自从南山设备和岭南半导体那边联合启动了光刻机的研发项目之后,张少华就一直担心自家从阿斯麦那边采购的光刻机会出现什么问题。

毕竟岭南半导体这么做,一定程度上就是想要抛弃阿斯麦。

要是有人在中间搞事的话,指不定这一批设备的到货日期就会受到影响。

好在现在的阿斯麦还没有那么的厉害,面对佳能和尼康的压力,它们正在追赶。

所以只要是有订单,都愿意积极的去交付。

不像是后世,一副爱理不理,有钱都不挣的样子。

“到时候设备到货之后,你们跟南山设备一起好好的跟进这些光刻机的安装。”

“然后安排人员做好专门的拍摄记录,免得到时候我们自己拆卸之后出现装不回去的情况。”

江辉这个叮嘱,显然不是随口说的。

后世不少华夏工厂在拆卸了进口设备之后,重新组装就会发现不知道为什么多出来了一批螺栓螺母等各种零件。

甚至江辉自己曾经拆过家里面的一些家电,最终也是出现零件变多的情况。

要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零件,少了也许就少了,不见得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但要是关键的某个地方少了零件,那么指不定设备的加工精度就会出现大问题。

极端一点的话,设备直接就没有办法使用了。

这肯定不是江辉希望看到的局面。

要是到时候从阿斯麦那边采购的光刻机出现这样子的局面,对后续自己的光刻机项目的研发,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相关技术人员的信心都会受到影响。

“没问题,我会亲自跟南山设备的林桥生一起带队跟踪这个项目。”

“争取我们的三期工厂能够用上国产的光刻机。”

张少华很清楚光刻机的重要性。

如果这个设备不能实现国产,那么岭南半导体的未来发展,头上始终就会有一柄达摩力克斯之剑悬在上面。

这是很难接受的。

“光刻机项目,在正式投产之前,尽可能的保持低调。”

“相关的保密工作也要做好来。”

“特别是我之间跟核心技术人员说明的一些思路和观点,不要对外透露。”

“特别是在发表论文上面,一定要谨慎。”

江辉知道的一些东西,那可是未来证明成功的方向。

为了让南山设备能够后来者居上,自然不能提前泄露。

对此,张少华肯定是理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