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77 章 再加筹码(2 / 2)

加入书签

这样的人,说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天塌了都会因为有个高的人顶着而不慌不乱,又怎会

因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赵嬷嬷乱了阵脚。

不过想着这样能让让他顺一顺气,心里舒服一些,还是恭敬应下去安排了。

作为皇帝的近身内侍,皇帝心情不好,他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那些可说可不说的话语还是先咽回肚子里去的好,要不然一不小心惹火上身,可就得不偿失了。

——————

天顺帝让福喜把赵嬷嬷被鞭尸三百又扔乱葬岗的消息传出去,不过理由只是说了她背主,其他的一个字没提,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

众人心里头都跟明镜儿似的,知道所谓的“背主”不过就是摆在台面上的一个借口罢了,甚至可以说是众多原因当中极其微不足道的一条。既然能够让人对其施以如此残忍的刑罚——鞭尸三百,那背后必定隐藏着更深层次且更为重要的缘由。

天顺帝很久没有这么生气过了,一时间,各家各府都发动手中的人马去查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嬷嬷是谁,做了什么事,她“效忠”的主子又是谁?

只是这件事天顺帝亲自出手,又哪里是能轻易查到的呢。

所以,一干达官显贵忙活忙活了几天,依旧一无所获。

这下大家

的心更慌了。

一时间,除了知道事情真相的顾砚尘,张成仁等人,人人自危。

顾砚尘和云桑落本想着姜景轩知道了当年的事,知道他的亲生母亲是被谢皇后给害死的,即便不会立刻与谢皇后彻底决裂反目成仇,但至少他们二人之间也必然会产生难以弥合的嫌隙与矛盾。

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姜景轩除了去找过天顺帝对峙,然后就再无其他动作了。

顾砚尘知道肯定是天顺帝和姜景轩说了什么,以至于他才没有继续冲动行事,选择了暂时忍耐。

但是当时御书房只有天顺帝姜景轩和福喜三人,他们在里面说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

知其因方能明其果。

不过顾砚尘手中牌多,可以随便打,既然光是认贼为母这件事动摇不了姜景轩,那他就再加筹码。

顾砚尘稍加思索,让人把赈灾款的真相告诉了他,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连证据也一并给了他。

之前考虑到消息太多怕姜景轩接受不了,做一些他们超出他们意料和扰乱他们计划的事情,所以他安排的人只把姜景轩的真实身世和柳清然的死因告诉了他,谢家害他背贪污赈灾款的罪名的事情并没有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