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国产化苹果机问世(2 / 2)

加入书签

5台pc被同时启动了。

被分置在了,不同办公室内的5台pc,开始尝试首次的络互联、电子邮件通信往来功能测试。

陆一帆和倪广楠倪工,分在了一个工作小组。

“倪工,您来编写这台机子的邮件吧!”“好,那就我来编写,只是小陆你说,我该写些什么内容好呢”

“哈,世界你好这是中文信件,信息化传播的一小步,更是东大人迈向全世界的一大步……”

“嘿,这个好这个好,小陆你这是在仿阿姆斯特朗呢!”

噼噼啪啪。

倪广楠的‘双拼双形’汉字输入法水平,掌握得相当老练,很快就在屏幕上编辑好了一封电邮。

然后,编辑好程序代码行。

回车执行邮件发送指令。

跟着,两人便不约而同屏住呼吸,静待结果回应。

嘀嘀嘀……

很快,主机蜂鸣器提示音响起。

“倪工快看,发送成功了!”

“可以可以,咱们的pc通信,电子邮件功能测试,真的完美实现了……”

嘀嘀嘀……

“咦,有邮件接收提示……”

“快打开看看……”

“哇,2号pc也成功发出电子邮件了……”

一时之间,5台pc相互通信,电子邮件互联测试,皆是大获成功。

计算所实验室内,兴奋喝彩声不断。

这意义可就太非比寻常了啊!

有了pc产品的中文电子邮件互通互联功能,如此一来,这可就是能够完美替带电台电报那样的通讯设备了啊!

一整个上午。

实验基地都在反复测试5台pc通信互联的可靠性、稳定性。

前前后后,数百上千次的电子邮件通信互联测试,结果充分证明这一功能研发的实用性。

转而到了下午时分。

所里又将其中的3台pc,直接给运到京城另外的区域。

然后,继续透过现有的电力网络,来测试5台pc之间的远程电子邮件通信互联互通。

是的伱没看错,计算所眼下所开发使用的‘网络通信’功能,没有采用特别的专属线路,而是最一开始就尝试借用电力网络、有线电话网络。

网络通信也不外乎是一种特殊电子信号脉冲码的传输。

借用现有的电力网络、有线电话网络,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电子通讯,原理上并非什么难以逾越天堑鸿沟。

至于说,另一时空之下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为什么会衍生出专属的网络标准。

为什么不能多线合一,那其实并非纯粹的技术上难以实现,而是资本家为求财路,刻意专设出来的标准。

就好比说,为什么计算机高科技产品自诞生之日起,就步入一个不断向上循环升级打怪式的软硬件反复迭代更新怪圈里。

那还不都是资本利益一方,为了能够反复高科技手段收割韭菜,刻意人为去控制下的所谓it业摩尔定律种种。

说白了,这就是人家西方资本家们手里,拥有了高科技技术垄断优势,想怎么利益最大化玩耍,便怎么玩耍。

如此而矣。

但眼下,中科计算所在pc产品研发攻坚的路子上,打从最一开始,貌似就要走上一条,剑走偏锋的‘邪路’了。

很明显地,陆一帆无疑就是暗中催使计算所,走上‘邪路’的急先锋。

没办法,欧美西方世界的计算机高科技产业,那是老妹资本家们的自留地。

休要说眼下的东大,压根没实力、没基础,在这一领域内圈地自萌,而且国家一旦步入全面经济改开的步调中,真就即便有机会,紧随西方标准,大步调发展西方标准下的计算机高科技产业,百分百也要被老妹大棒制裁。

所以,打从最一开始,先锁定一条所谓的‘邪路’提前淌一淌,说不得‘邪路’最后就走出了康庄大道来。

这叫提前预判,弯道超车,殊途同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