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3章 交易的最后一环(2 / 2)

加入书签

在这几天,他已经从白渊口中得知了元先生的存在,白渊连魔种的事情也没有隐瞒董老头。

“他可有对你不利”

白渊摇了摇头。董老头:“既然如此,你还是早些离开襄州为好。”

说罢,他就径直转身离开,甚至都没有过问白渊身后的书箧里是什么东西。

天下武师谁还能没点秘密

董万钧觉得自己的徒弟自有处理的办法,若是真玩脱了,到时候自会找他这个师父。

天底下的师徒可不都是这样。

天还未亮,白渊就悄然孤身一人离开了镇北军大营。

临走前,他还对着镇北军大营恭敬的行了一礼。

他知道董老头一定在看着。

凭借胯下妖马强悍的脚力,当天日落时分,他就再次回到彬州州衙。

知州看到白渊去而复返,先是诧异,随后又露出招牌式的谄媚。

自从亲眼见过白渊的实力之后,他就巴不得能与这位白御史抵足长谈。

白渊在唐百川安排的宅邸一住就是半个月。

倒不是彬州景色太过宜人,而是元先生给的功法实在太多,而且品阶高得吓人,丝毫不比天字一号内库之中的功法差,他甚至还看到了西岳派不传内法,西岳心经。

就是不知若是岳晓白看到自家宗门的压箱底功法出现在白渊手中会是怎样的心情。

白渊这半个月的时间就是修炼这些功法。

望着面板上功法一栏一口气多出十几个字条,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最后挑选了一本名为《太上清净录》的功法先行修炼。

此功乃是道门全真一脉与龙虎宗并立的大宗,全清宗的真传心法,相传只有将来有资格能继承掌门之位的核心弟子才有资格修炼。

至于元先生是用何手段将此功偷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白渊不打算随意展露此功,否则若是传进全清宗的耳朵里,那可就麻烦了。

之后的一段日子。

白渊一直都是早出晚归,唐百川对此虽然好奇,却也不敢多问。

令他奇怪的是,斩妖卫的案子忽然变少,最近几天更是闲到无事可做。

斩妖卫每次接到妖怪的情况打算去处理时,等找到妖怪的老窝,就只看到那妖怪的尸体。

这样的事情已经持续了半月有余。

当真叫人摸不着头脑。

就在北境重归平静时,又有一个惊天巨闻出现。

前镇北大将军、兵部尚书徐定春终于突破通神关,成为玄阳朝廷第三位通神大宗师。

传闻皇帝李承远大喜,连下三道圣旨赏赐徐定春,更是亲自去一趟徐府。

也不怪李承远会如此激动。

因为一个通神大宗师可是关乎国运的存在,特别是朝廷自己的通神强者。

徐定春突破带来的气运,足以赶得上玄阳十年的积累,李承远又如何能不高兴

朝廷的通神大宗师越多,他突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明心关寿三百,通神可是能活到四百岁。

足足一百年,又有谁不想。

按照现在玄阳雄厚的气运,只要再出现一个通神大宗师,李承远就必定能借助气运突破通神。

出现通神大宗师这个是举国欢庆的大事。

李承远先是祭天七日,而后便大赦天下。

所谓大赦天下就是将那些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囚犯统统都释放,其中既有被冤枉之人,也有真的行了恶事之人,这个消息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可随后难题就出现,徐定春已经没有位置可以安排。

三公之中,太傅和太保之位已经被资历更老的严少安和梁远康占了,至于那空悬的太师之位就更是不可能。

自从太祖皇帝仙逝之后,坐上太师之位的就没一个活人,都是虚职。

一时间,徐定春的去向就成了天下最大的谈资。

“白大人,可喜可贺!”

徐定春的消息刚一传到彬州,他就立刻跑去找白渊,差点比自己突破还要高兴。

“什么!”

白渊恰巧在府中。听到这个消息猛地站起身。

他没想到自己那位师爷竟然就突破了!!

之前世人还只是说徐定春是当世最接近通神关之人,可那也仅仅是接近而已,想要突破通神关何其困难。

整个玄阳也不过寥寥七人而已。

玄阳朝廷更是只有太傅、太保两人。

白渊在离开京城之时,只觉得自己这位师爷的气息雄浑到不合常理,没想到竟然是突破的征兆。

唐百川:“白大人有如此靠山,将来必定是一片坦途!”

天下谁不知道白渊就是徐定春的徒孙

如今徐定春突破,白渊的地位只会更加稳固,说不定把皇子揍一顿,皇帝李承远也不会太过责罚。

他可不得赶紧抱住大腿。

徐定春突破,必定会成为与太傅、太保两党抗衡的第三极,现在正是站队的好时候。

白渊接过唐白川手中自京城送来的文书。

皇帝李承远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辞藻之华美,百年未见,足见心情之喜悦。

自己师爷突破,白渊当然也是打心眼高兴。

就是不知李承远会如何安排徐老头。

京城,皇宫,御书房。

皇帝李承远坐在一方用神树九龙木做成的大椅之上。

在他面前的是太傅梁远康和徐定春。

原本还应该有太保严少安,可那位老太保人在万里之外的定州,所以没能出现。

李承远望着徐定春,笑得合不拢嘴。

这几日暴涨的气运可让他受益匪浅。

一朝三通神,这样的盛况已经有足足上千年未曾出现,在后世史书上必定会大写一笔,他身为这一代的天子,自然也会被拔高一等。

“今日叫二位前来,正是商议徐爱卿官位一事。”

他开门见山。

太傅梁远康双手负在身前,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他的身份太过特殊,不宜在此事上牵扯过多,皇帝李承远叫他来也不过是做个见证。

这位自诩明君的天子心中必定已经有了决断。

李承远:“徐爱卿突破,此乃玄阳大幸,一朝三通神,是为大兴之兆,朕与吏部磋商,效仿祖制,当为镇国大将军。”

听到镇国大将军五字。

一直平静如水的太傅梁远康脸上终于泛起波澜。

镇国二字可相当不简单!

徐定春眼中也是闪过一抹诧异,他深吸一口气,弯腰行礼:“臣领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