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3章 请老祖赴死(1 / 2)

加入书签

第443章 请老祖赴死

大堂变得很安静,所有人都在等待李承远给出结果。

李承远缓缓开口。

“我已是个无用之人,但我不希望玄阳亡在我手里,我那些儿子如何争,不去管,我只希望你能催动玉玺,重聚玄阳国运。”

白渊眉头皱起。

重聚国运

他没料到李承远的要求居然是这个,比起重聚国运,他还是觉得杀死三皇子李威更来的舒服。

这个皇帝倒是当得称职。

白渊自愧不如。

李承远:“朕虽败,非朕之罪,国不可亡,请白卿助我。”

来了这么长时间,李承远第一次重新用上朕这个称呼。

他就是希望白渊能念在君臣情分,帮他这一次。

李承远或许也正是因为走到了穷途末路,所以才会如此说。

世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了一个信念去死。

白渊并不是那样的人,但他还是开口。

“好。”

他最后点了点头。

反正他走的是以力证道,有没有气运暂时影响不大,重聚国运,也只是给李家人多几分胜算,并不见得真的就能稳压天下群雄。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李承远手上的传国玉玺势在必得。

传国玉玺可是神府的最后一部分,那就必须得到。

今日就算他无法实现李承远的愿望,他也照样会以武力将传国玉玺留下,不过既然李承远的愿望并不过分,那就帮其完成便是。

李承远做了近百年皇帝,对传国玉玺必定很了解,万一知道什么损伤神府的办法,那可就得不偿失。

李承远见白渊答应,脸上终于多出一抹喜色:“多谢。”

白渊:“那我该如何重聚国运。”

“血祭”,李承远眼神平淡,还不忘补充了一句:“用我的命。”

“什么!”

听到此话,岳晓白和方婉脸上的震惊再也无法掩饰。

皇帝李承远居然要以身殉道!

世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皇帝太多,可入李承渊这样居然愿意为国殉道的皇帝可是太少。

白渊:“好,我该怎么做”

李承远:“将我杀死,而后将心头血浇在玉玺之上,并不难。”

“难怪!”

听到李承远的话,方婉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

那还是他师父在一次喝醉酒的时候告诉他的。

“相传,玄阳太祖皇帝天赋异禀、战力超绝,还未入武圣之境前就已经睥睨天下,几乎没有太多阻拦,可要说道最惨烈的一战,那就肯定是前朝皇城那一战。”

“太祖皇帝原本有十大战将与他一同驰骋沙场,可那一战之后,十大战将是不存一,唯一活下来的还成了残疾,一身武功废了大半。”

“也正是这个原因,玄阳立国之后才从未出现过武夫拥兵自重的情况。”

“而那一仗之所以这般惨,正是因为前朝皇族皆以身殉国,唤起无上杀力。”

白渊和岳晓白都露出吃惊的神色。

他们可是从未听过这段传说。

现在看来,前朝皇族之所以临死反扑如此可怕,应该就是这方玉玺的功劳。

这方玉玺本就是从前朝传下来的。

甚至可能还要更早。

李承远也是诧异的望了方婉一眼:“补天士你是方家那个小女娃吧。”

方婉点了点头。

“难怪,这段历史被祖皇帝特意抹去,也只有钦天监极少数人知道,你的祖师便是其中之一。”

白渊这才恍然。

难怪方婉一门的占卜手段如此了得,原来竟是出自钦天监,而且一看身份就不低。

补天士.

这个名头白渊倒也曾听过,当年太祖皇帝之所以愿意设立钦天监,便是被补天士的手段折服。

白渊:“陛下,你可已经想好”

李承远丝毫没有即将赴死的样子,平淡得叫人摸不透:“辛苦了,等我死后,这方玉玺便是你的,无人知道此事,你大可放心。”

白渊深吸一口气。

是条汉子!

他虽然觉得以身殉道这种事情很蠢,但并不妨碍他佩服这样的勇气。

李承远身为帝皇,纵使因伤已经没几年可活,但能做到坦然赴死,还是叫人钦佩。

岳晓白脸色肃然:“西岳派弟子岳晓白,恭送陛下。”

方婉也躬下身:“草民方婉,恭送陛下。”

最后只剩下,白渊。

他缓缓拔出腰间的刀:“陛下,走好。”

刀光乍现!

李承远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自这一刻,他的帝皇生涯才算是彻底圆满。

他,李承远,从来不负李家。

下一瞬,一口血恰好吐在了传国玉玺之上,原本温润如玉的玉玺被猩红包裹,看上去多了一抹妖邪。

李承远嘴角的笑越发肆意张扬。

“这天下,只有我李承远取得!”

霎时!

平静的传国玉玺血光炸起,将整个白府都笼罩在血色之中,诡异到了极致。

岳晓白和方婉脸色齐齐一变。

唯独白渊没有丝毫变化。

他一步一步走到李承远身前,这位皇帝已经彻底没了气息。

白渊五指微曲成爪,狠狠插入李承远的胸膛之中,而后猛地一拽,一片可怖的猩红。

而后将血滴在玉玺之上。

原本就已经狂暴到了极致的玉玺血光,再度暴涨。

最后甚至连整个黄龙府的人都能看到九天之上凝聚出一片血云。

一道声音如雷霆炸响。

“请老祖赴死!”

身为皇帝的公事已经办完,现在应该办他李承远的私事了!

京城,皇宫。

在皇宫的最深处,有一座几乎已经被世人遗忘的小屋。

一个已经几近腐朽的老者盘坐在床榻之上。

若是有人活够了四百年,就能认出这老者乃是上三代那位皇帝的亲哥哥,当时被奉为一字并肩王,地位仅次于皇帝之下。

世人都以为李家除了皇帝之外,再没有通神大宗师。

一个家族,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李家也是一样。

皇帝就是李家的面子,而暗藏的老祖才是李家的里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