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张良见秦王(2 / 2)

加入书签

听秦王给他赐椅,张良脑中浮现出一副奇怪的画面:秦王和大秦众臣议事时,殿内众臣都坐在椅子上,那场景感觉古怪……

道了声“谢大王!”后,张良坐到了椅上,瞬间体会到椅的优处。嬴政状似随意地问道:“子房昔日不入咸阳,现今又为何而来”

张良在心里暗道一声“开始了!”,这是秦王开始考验他了,也是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

若他顺利通过,便能获得秦王信任,若他无法通过,自是一切休谈。

在这时代,不少人才都经历过这遭,从而受君王重视,一飞冲天,如尉缭,由李斯举荐于嬴政,嬴政与之谈,感受其才,遂用为国尉。

对这种情况,张良早已料见,对秦王可能要问的问题,也都设想了许多。

他道:“以往不入咸阳,是良尚未学有所成,且昔日天下未得一统,良亦有观望之意。”

“今大王一统天下,权极宇内,开亘古未有之业,令良叹服。”

“良日思夜索,此世为千古未有之大世,此世之变亦为千古未有之变,良身于其中,该当如何”

“是碌碌无为,仅为天地一过客,百年后一抔黄土掩没,还是不甘于此,奋起而入局中,成就一番功业,青史留名”

张良之言真假各掺。

如果没有国仇家恨,他的确设想过入大秦做出一番功业,青史留名,可没有如果!

“夜深露凉,良才猛然醒悟,在发出这疑问时,良心中其实已有答案,良并不甘心仅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

‘你确实是不甘心为天地一匆匆过客,只是你也不甘心为大秦臣子,为寡人出谋划策。你所图谋比你所言更大!’

虽知张良目的,但嬴政一点也未表露,他道:“于是子房便来了咸阳,也想参与这场千古未有之变”

张良道:“正是。千古之变,群杰荟萃,良自问有些许薄智,愿入此局,一会天下英才!”

该谦虚时得谦虚,该显露自己才华时也得显露。

如今在这位秦王面前,正是他展露才华时,若再谦虚,只会让秦王认为他不自信,从而看轻于他。

嬴政道:“子房可不是有些许薄智,以寡人所知,子房之智,千古间也难有相比者。”

张良敏锐听出秦王这话中有问题。

先不说那句“子房之智,千古间也难有相比者”,存在将他夸得太过的嫌疑,但说那句“以寡人所知”就很有问题。

他名声不显,在天下间没多少人知道他,秦王能了解到他,应该是从那份推荐他的竹简。

但现在听秦王话中之意,秦王似乎有别的渠道知道了解他,那还不是一个普通渠道,那个渠道令秦王非常相信!

那个渠道或者说那个人、那些人认识他,是与他相熟之人

张良心中突然跳出一个让他也感到惊讶的想法:难道那个让秦王知道了解他的渠道就是他此次入咸阳的目标

想到这层后,张良心里又涌现出了更多的疑惑:那人是不是认识他的人那人向秦王都说了他什么

从秦王现在对他的态度看,那人应该向秦王说的是他的好话。

这让张良心生出一丝惭愧,别人向秦王说他好话,他却是过来杀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