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攻城略地换了个皇帝【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则被夹在中间的精绝,进退无援,只剩投降或直面曹军两条路。

曹魏这波用兵,打的是于寘,莎车,同时威逼精绝,目的则是将整个西域的南部战线联起来。

此役后,魏军在西域,北线已过龟兹,南线过莎车。

三分之二的西域势力归附。

剩下有数几个小国,眼见势微,绝不敢再和魏军,以卵击石。

西域全境归曹,已触手可及。

曹操新提拔的外交官蒋干,也跟着那几个来进贡的西域使节,返回了西域。

有强大军力配合的外交,向来无往不利。

照目前的态势,至多一两月,西域将全境纳入大魏治下。

于寘王都。

街道上,全是驰骋的魏军铁骑。

昨晚太史慈带人打过来,于寘之主在夜里惊醒,号召兵马抵御。

午夜时分,城门先被攻破。

晨光初绽时,于寘的皇宫,被魏军冲溃。

于寘国主再想投降,已经晚了。

太史慈按曹操所说,不服从的王,便给他换一个。

于寘之王不愿归魏,太史慈破城后,下令处决,非常强势。

要知道不论多大的政权,亲族间彼此对王位的争夺,往往最为血腥。

太史慈攻城后,杀于寘之王的做法,其实是曹操给他的授意。

而曹操的决定,是建立在对于寘的形势了解上。

于寘被杀的王,是夺其兄长的儿子之位,登上的王座。

其背后的主要支持者,就包括那位亲佛的大贵族。

相当于佛家在背后支持现阶段的于寘政权。

太史慈将现任于寘之王斩了,之前被他夺了王位。但还没来得及处死的侄子,一直被幽禁在于寘王都。

这时他被放出来,便可以由大魏扶持,再当回于寘之主。

这位新王,会感激曹魏帮他拿回王座。

于寘也将从亲佛变成亲曹。

“我们来攻城,佛教徒并未出现。”

于寘的王宫里,有两个人,正在交谈。

一个是太史慈,另一个竟是黄忠。

曹操预先判断出佛家东来,在西域的大本营,很可能在于寘,所以多做了一宗布置。

明面上是太史慈,直接杀过来。

暗地里还藏着黄忠的一万兵马,防备佛家在西域的力量反扑。

一旦佛家在于寘的势力露头,黄忠立即就会杀上来,抵定战局。

但出乎意料,太史慈统兵破城,佛家的人,一点动静没有。

“比我们预料的要难对付,许是看穿了我们暗中藏兵的手段,没选择正面接战?”太史慈猜测。

“那些佛教徒,不像是精通兵事的,应该看不出我们是明暗两路齐出。”

黄忠一身将甲,琢磨着道:“我看多半是我们来的突兀,他们准备不足,被迫选择了退让。”

此时此刻,在于寘王都的一栋宅邸里。

于寘那位大贵族,和佛教徒在西域的主持者,都在。

昨晚的变故,来的突然而又猛烈。

曹军露面就攻城。

佛教这边此前正在谋划联合各方,以抗击魏军掌控西域。

他们还在构思阶段,想等待刺杀曹操的消息,再做下一步决定,魏军已杀上门来。

这就像是两方要开战,他们还在研究怎么打,魏军直接举刀就砍。

佛家猝不及防,被砍中要害。

“这城里的三千五百名守军,一晚就被击溃?”

“汉军素来善战。此前西鲜卑也被他们击溃,消息传过来,我于寘部众,对他们心怀惧意,又是被奇袭。”

那于寘的贵族,面容愁苦:

“城门被他们打开,冲进来的汉军,见人就刺,高喊缴械不杀。

我于寘守军,有一个扔下兵器,投降的就越来越多。”

于寘贵族迟尉,脸上惊色难掩。

他昨日傍晚,还是号令万人的于寘王族,今早就疲于逃命,失去了一切。

若被汉军搜到,等待他的将是杀头。

那佛家之首也脸色凝重,良久没出声。

佛家在传教上,是把好手。

但他们没有将,缺乏军事打击能力。

曹魏却是在军事层面,推动布置,所谓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

说的就是指战术,战略大势的运用。

攻克于寘,一举将佛家在西域积累的优势推倒。

……

【你的部众太史慈,占于寘,扶持新主。你获得了新的人口,土地】

【你的部众夏侯惇,正在攻占莎车…】

词条给出新的推送。

天亮后,曹操回了趟邺城。

但只隔一日,他便再次出城,往兖州以东方向行进。

曹操这次并未掩饰行程,公然出行。

在鲁地,李氏,孔氏等几家闻讯后,隐然猜到曹操这次出行,可能是针对他们。

鲁地,悄然间变得肃杀暗藏!

Ps:求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