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谷雨7(2 / 2)

加入书签

他骤然间觉得自己被赋予了无上的能量。

他相信自己只要成为了皇帝,就永远也不会落败…

苏令瑜在自己的宅邸中抄写奏章。她打了不少草稿,现在终于改得满意了,认认真真往奏本上誊抄。杨裕桐在一旁捧茶侍候,问道:“少卿打算把这件事交给谁?”

苏令瑜在这份奏本里详细概括了如今科举可能出现的舞弊现象,以及她搜罗到的线索和可以查证的方向,只要交到一个急需政绩又足够有魄力的能臣手上,这桩挂在她心头的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但杨裕桐想不出能选谁来做这件事。

一来科举舞弊一事虽然存在,却并不多,有门路的人家设法为族中没有荫封的子弟走些捷径,大部分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不知道。就算能揪出来,功劳也太小。

二来,能有能力舞弊的,就算不是世家大族,至少在朝中也有些门路。这事做起来不光功劳不大,还很得罪人。

怎么看都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买卖,除了苏令瑜这种反常的人,估计就只有走投无路的官员会愿意尝试,以此在新君即位后的朝廷中站稳脚跟。

所以在杨裕桐眼中,那个人必须兼具以下条件:

有能力,有地位,但地位不能太高。

在朝中要有自己的支持者和朋党,但势力必须是松动的。

愿意跟苏令瑜这种在权力更迭中根基摇摇欲坠的天后党合作。

杨裕桐纵观朝野,觉得这样一个人根本不存在。

苏令瑜知道她在疑虑什么,把奏折誊抄好,拎起来吹干墨迹,道:“骞味道。”

“他?”

杨裕桐愣了一下。

骞味道是现在的户部郎中,听说天皇死前有意提拔他为宰相,只是还没正式授衔,观他以往政绩,算是小有能力,可此人阵营太模糊了。

“万一他最终偏向太子那头,我们岂不是…”

“这不重要。”苏令瑜把吹干了墨迹的奏折叠好,淡淡道:“只要事能办成就可以,况且太子今后的气数好坏,也不是一个骞味道能决定的。他看着宰相之位就在眼前,势必很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本身又出身于官宦门第,底气足,这桩事无论他能不能办、借由谁来办,都能达到目的,因为我们的新君,势必也很着急证明自己。”

一个君王最勤政的时期,往往就是他刚刚登基的时候。

苏令瑜收好奏折,把写了两三张草稿折成一卷,在烛火下引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