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智云供应链:保你不亏(1 / 2)
第453章 智云供应链:保你不亏
外界的些许评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会影响到整个x项目的推进。
就在外界还在热议x1试验机的时候,徐申学也得知了六代机项目的最新信息,合作方正在展开的有人六代机研发计划,最终确定采用x系统作为人工智能系统,打造一款有人/无人相互结合的强大六代机。
而智云集团旗下的x项目组,将会为该正式的六代机的两个选型提供人工智能系统,以及包括维持人工智能系统运行的机载算力芯片,传感器等一系列硬件设备。
这意味着整个六代机项目已经进入全面的高速发展期。
有人指挥机、无人作战机都开始进入了正式的开发期。
对此,徐申学指示了负责x项目的孔佳奎,做好项目配套研发,不要拖后腿。
实际上,徐申学旗下的企业也不仅仅只有智云集团参与了六代机项目,实际上参与该项目的还有仙女山控股。
只不过仙女山控股并不是提供成套的子系统,而是提供一些关键原材料,超精密加工设备为主……仙女山控股为了搞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这些年来在材料领域里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进行研发。
搞出来的很多新材料,新工艺也不是说都能用在半导体领域上,有些材料也可以用在其他领域。
哪怕是六代机项目上,也能用上仙女山控股旗下企业的诸多新材料。
主要是材料这东西太玄学,搞材料的人其实也无法确定自己能不能搞出来什么东西,搞出来的东西有什么用。
k34材料就是典型的例子,于泰和本想着搞一种用在造芯片的新型炭基材料而已,但是根本没有预料到,搞出来的k34材料竟然具备常温常压的超导特性啊!
所以仙女山控股里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各种新材料,挑挑拣拣之后,还真发现了不少材料是六代机项目上用得上的。
尤其是去年的时候仙女山控股那边搞出来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这东西和其他诸多材料一样,本来都是为了半导体项目所开发的,但是做出来后发现性能不太行,没办法用在先进的半导体设备或耗材上,所以就被束之高阁了。
而类似这种做出来无法满足性能需求,然后束之高阁的新型材料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然后仙女山控股和航发企业进行合作,对方询问有没有新的高温材料,尤其是比较前沿的碳/碳复合材料,然后仙女山控股一口气拿出来了十多种全新的碳/碳复合材料……差点把对面都给吓傻了!
这碳碳复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廉价了,一口气能够拿出来十多种了
嗯,实际上他们还有些不太了解仙女山控股的材料研发模式,仙女山控股下属的材料研究机构,一向来都是搞并线研发模式,先是敲定大方向,然后一口气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类型的项目。
这些项目敲定大概路线后,直接交给人工智能科研系统去跑研发路线,看看理论能不能行得通……如果跑不通的话,那么项目组就修改设计,然后继续再来一次。
如果人工智能科研辅助系统模式下跑通了,才会开始进入下一步的具体合成以及各种实验。
这就大幅度节省了前期理论验证阶段的材料研发的时间以及资金成本,甚至都还能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
虽然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么干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可能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尝试都会面临失败……但问题是,单次成本也低啊。
研发工程师脑子灵机一动,设计一个大概方向后,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人工智能了…然后科研辅助系统的人工智能系统,算力也非常庞大,这跑起来速度也很快的,整体验证成本其实很低。
这有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研辅助系统后,仙女山控股以及智云集团的材料学研究,就彻底变成了这种纯流水线的研发模式……
研发人员不断的提出新想法,然后交给人工智能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的话,那么后续才会进入具体的实验阶段。
所以这两年的各种材料成果非常多……当然,因为材料的玄学特性,所以大部分搞出来的所谓新型材料也没啥用,也不能说没啥用,而是一时半会的不知道该怎么用。
不是所有材料都能够和k34材料一样,如此的幸运,搞出来后试验人员还给它专门来个低温导电测试,结果意外发现在零下二十五度的时候具备超导特性。
如果当时没有这个测试,那么k34材料大概率也会被束之高阁,就此封尘,也许未来有一天会有人想起来这个不起眼的炭基材料,然后闲得无聊进行低温导电测试,最后才能发现其超导特性。
材料学,或者说其他的很多科学研究里,都是充满了偶然性的……
仙女山控股就是其中的典型……搞出来的很多新材料,首先就是根据研发组本身的研究方向进行测试,如果不太行的话,那么也会简单测试一番其他半导体领域里能用上的一些特性,如果还是不行,那么后面就不怎么搭理了。
这三天两头都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新型合成材料弄出来,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资源,浪费在一些和半导体没啥关系的测试上啊。
当然,后续仙女山控股也会根据一些新项目需求,然后在自家的材料库里寻找适合的材料,并针对性的进行新一轮的测试。
之前的发动机研发机构发过来合作邀请,询问有没有新的碳/碳复合材料,仙女山控股的人在自家的材料库里一扒拉……还真找出来了十多种。
当然,具体是否满足还不好说,得进行详细的各种测试才行。
结果测试过后,还真发现其中的一种碳/碳复合材料挺不错的,非常适合作为发动机的部分零部件的材料使用,抗高温不说,而且高温情况下的强度还非常不错,比现在使用以及测试的一些碳碳复合材料更好。
他们打算用这种新型材料制造加力燃烧室以及尾喷管上还有其他的一些零部件上,用来降低发动机的重量。
因为碳碳复合材料,是属于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大量运用的话能够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重量,进而提升推重比……而军用的发动机推重比是最为核心的性能指标。
这也是为什么合作方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厂商,满世界寻找新型碳碳复合材料的原因。
而仙女山控股的材料领域的强势,不仅仅在于碳碳复合材料,在其他多种材料领域里都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比如钛合金材料里就非常强势,x1项目组里的机体的部分零部件,就与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是仙女山控股旗下供应的零部件,采用的就是他们自研的新式钛合金材料。
所以,现在新研发的新式发动机,未来会有多个零部件是从仙女山控股里采购的,而机体方面也有部分采购仙女山控股的零部件。
这些都是材料学领域的突破,所带来的技术优势。
只不过,仙女山控股也好,智云集团也好,参与整个六代机项目其实也不怎么赚钱……整个六代机项目虽然耗资庞大,这些资金还要分给众多的研究机构、制造厂商,智云集团和仙女山控股也只能拿其中一部分而已。
最关键的是,这种庞大的项目持续时间往往用十年来计算的,这意味着平摊到每年的话,其实也没多少了。
如今年智云集团那边拿到了的x1项目的配套合同,为后续的四架原型机以及未来第一批次十二架小规模试验生产型号的x1无人战斗机配套人工智能系统,总数为十六架,总合同价一百一十二亿元。
每一架x1飞机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平均单价就达到了七亿元,折合大概一亿美元稍微多点。
主要是前期原型机以及第一批的价格,实际上要补贴部分智云集团的巨大研发投入,所以价格才如此昂贵。等后续量产后,价格就大幅度下降。
听着似乎价格很高,总价能达到一百一十二亿,折合约十六亿美元多点。
然而这第一批次的十六亿美元多点的营收,对于智云集团这种一年营收四千多亿美元的巨无霸而言,那就是零头中的零头。
更不要说,智云集团为x项目投入的庞大成本了,光是用来跑人工智能训练的ai系列显卡组成的服务器阵列,那就是价值大几十亿美元的。
这十多亿美元的合同金额,连智云集团前期的成本投入都远远不够……然后后续为了持续的训练更新换代,每年都需要持续投入算力成本跑训练,而这些都很钱的。
智云集团想要在x项目上不亏钱,乃至小赚一点,都还要指望后续的x1飞机以及x3飞机,还有未来的有人六代机都使用x项目,并且未来十年内的采购量得上来,至少要达到几百架才行。
当然,如果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未来十年的订单大概率是有几百架的!
所以亏本的可能性不大,就是赚的不多而已。
所以搞x项目,智云集团其实不怎么赚钱,之所以还这么积极的搞,也不单纯是因为徐申学的个人想法,更多的还是因为智云集团作为国内第一高科技巨头,在这些事情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过去这么多年国内的各种扶持资源也不是白拿的。
既然拿了资源,那么就要有承担相应责任的觉悟。
当然,实际上也不可能真的让智云集团亏钱的……这家大业大,现金是不可能给多少的了,哪怕知道智云集团这边现在是亏本搞x项目,但是人家会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啊。
也不是钱才是钱啊!
其他资源都可以算成钱的嘛!
比如给你来个扶持国内gpu发展,说什么为了扶持国内gpu领域的发展,希望国内新上市的游戏,尽可能的支持国产gpu开发标准……说是希望呢,实际上游戏公司,不管你是海外公司还是国内的公司,如果不支持国产gpu开发标准,基本就不给你游戏批号了。
也别问为啥,问就是不合规,你得改……至于什么地方不合规,自己去慢慢琢磨吧!
不支持国产gpu开发标准就想在国内市场上市,门都没有……
而什么是国产gpu开发标准那可不就是智云集团的ygpu标准嘛。
智云集团推ygpu开发标准已经很多年了,一开始在移动端gpu领域推广,然后逐步扩充到pc端gpu,服务器gpu,后续又融合了英伟达旗下的cuda生态。
该开发标准,占据了服务器gpu领域里的全部市场,乃是当下开发人工智能所必须使用的开发标准……你不用这标准,就用不了apo显卡以及px算力平台等智云集团推出的各类gpu芯片产品。
apo显卡都用不了,还玩个啥的人工智能啊……
总不能真的用半吊子的ad旗下的人工智能算力显卡吧,那显卡人家ad自己都不用……
说起来也很搞笑的,ad公司也部署了gtai2用来提升生产效率,但是使用的显卡却是智云集团研发生产的apo显卡……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市面上唯一的可用的开源大型生成式ai:gtai2。
你想要部署本地的人工智能模型,就只能使用gtai2。
因为gtai2,它只支持apo系列显卡!
这导致了,哪怕是ad自己有算力卡,但是现在想要部署自用的人工智能,也只能部署gtai2,然后只能采购apo显卡。
不仅仅ad如此,英特尔,高通这些企业一个个都陆续部署企业自用的gtai2大模型,只能捏着鼻子采购智云集团的apo显卡。
这让很多人看了都相当无语……要知道上述的这几家半导体企业,可都是智云集团半导体业务的直接竞争对手啊。
但是身为竞争对手的他们,竟然还要找智云集团采购apo显卡,这就很荒唐……
从这也能看得出来apo显卡的强势,而apo显卡的强势也意味着ygpu开发标准的强势。
国内大力推动ygpu开发标准,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扶持国产gpu外了,还会有其他一些补偿措施,比如给智云集团批准一个‘低空飞行器货运实验航线’。
再过几天,机构采购智能终端的时候,优先考虑采购智云手机,智云电脑,平板电脑等智云集团旗下的终端产品以及服务。
很多时候,这些承包项目本身不赚钱,但是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足够的支持以及利润。
智云集团的承担的x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
x项目顺利推进,拿下了正式的合同之后,徐申学也是稍微放下来关注,接下来的x项目将会按部就班的持续推进。
一方面是配合合作厂商,先把x1项目里的几架原型机给制造出来,并根据原型机试飞所收集到的诸多数据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为后续的第一批小规模试生产型号十二架配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