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长恨一曲(2 / 2)
只能靠这些节目稳固一下了。
之后能够维持住现在的人气,就已经不错了。
我估计用了不多久,热度就会有所下降。
到那时候就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专心于作品了。”
曾辛夷对自己目前的情况也是心知肚明的。
他也只是抱怨一二。
到底是没有闹脾气说不干。
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也是他的梦想。
忙一点累一点,至少发展前景好,也是值得的。
一出道就能够有这样的资源和热度,可是别人想有都没有的!
这个话题说起来让人有点伤心,回想起之前忙碌的样子。
所以曾辛夷没有再继续说这个,直接问道:
“说真的,我昨晚也表演了,你觉得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吗
给点意见呀!
我这可是特意表演给你看的!
你要是不指导几句,我心里没底。
这次准备的时间不够多,实在是太赶了!
主要是最近太忙,练习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曾辛夷自己是真的不怎么有底。
出道节目,他准备了那么久,还有好几位大师跟着他一起练,给他指导。
后面景州几乎是天天过去帮忙指点。
所以最后呈现效果那么好,他自己也觉得是应当的。
因为他们的确付出了很多。
但这次他时间有限,都没有正式的彩排过。
练习也是挤出来的时间的,都是碎片化的。
真正表演得怎么样,他心里没数。
就算昨天晚上表演很成功,那些老师也都是赞扬的多。
但他还是不太相信。
这是新的表演方式,大家见到的少,甚至在外面的舞台上看到戏曲表演,可能都没几回。
能够有那样的效果,也有可能是大家见得少,心中衡量的标准低。
给予的容忍就高。
曾辛夷并不确定那就是完全真实的表演的反馈。
景州是专业的,他也相信景州。
“很不错了!
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有这么大的进步。
可以想见你是用功了的!
各方面准备得也很好。”
景州按例先是给曾辛夷吃了一颗定心丸,从头到尾挑出好的先夸了一遍。
显然曾辛夷已经习惯了景州这种方式,先说优点给人肯定和信心。
之后才会委婉的说出有所欠缺的地方。
“《梨颂》这首歌,与你之前的那首《青瓷》不一样。
这首是京歌,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的特点。
其中还有合唱与个人主唱相辅相成。
这才能够达到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景州停下手里的动作,看向曾辛夷。
“你应该知道《贵妃醉酒》和《太真外传》,杨贵妃的故事,你应当是清楚的。
前边写的是唐玄宗独宠杨贵妃,你的演绎没有问题。
杨贵妃天生丽质,得君王独宠,自然是骄矜傲气的。
但是后面到‘长恨一曲’,你知道《长恨歌》吗
到这后面应当就是伤感的了。
马嵬坡上,杨贵妃做了安史之乱的替罪羊,她当然伤心。
这其中的感情很复杂。
你之前也看过《大唐贵妃》这部剧的梗概。
听陆姨说,正在排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