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我很久以前就喜欢你了(2 / 2)

加入书签

唱到这里的时候,庄晓梦又在他侧脸上蜻蜓点水般的啄了一口。

《月亮代表我的心》,要说这首歌好在哪里,很多人都是说不出理由的。

没有精妙绝伦的编曲,没有惊世骇俗的歌词,也没有高超哨的唱腔。

唱这首歌也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倾注感情就好。

但即便如此,它也能够引起不同层次的人的共鸣,让听众仿佛经受了一遍情感的洗涤和净化。

虽然是一首情歌,但歌词却没有半分庸俗、没有功利、没有私欲。

天上的一轮明月,代表的就是“至纯、至善、至美”的意境。

很简单的一句“月亮代表我的心”,就道出了“爱无须修饰”的真意。

“这才是你真正想要为我写的歌,是不是?”

庄晓梦看着他的眼睛,笑靥如。

“是。”

公孙瑾没有否认。

“这首歌,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写好了。”

“一直想唱给你听。”

“很久以前,是指多久?”

庄晓梦追问道。

“写完《月亮惹的祸》之后。”

“那为什么让我等了这么久呢”

庄晓梦闻言,微微咬着银牙,一脸幽怨。

“因为树上的果子要等熟了才能落地,月亮到了十五才会圆满。”

公孙瑾伸手掐了掐她脸颊上的肉。

“哼”

她又扑上来,在公孙瑾的肩上,轻轻咬了一小口。

相互依偎着,温存了好一会儿。

两人这才穿好衣服,踏上归家的旅程。

雨夜里,大奔驶向高架桥。

雨刷将清冽的雨拨开,露出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道路。

温暖的车灯在夜色中亮着,温情脉脉。

……

在来到德国之前,林辉对这里有不少憧憬,来了以后才发现德国是个scheie。

出了机场,手机就没信号。

习惯了国内到处都是基站,不管走到哪都有信号的生活,他在这里很不适应。

作为一名海德堡大学哲学专业的留学生,他很清楚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林辉的留学生室友,除了一个华裔以外,剩下两个分别是印度人和英国人。

印度人来自婆罗门阶层,家里在孟买做珠宝生意,很有钱,待人也和善礼貌。

一个是英国人,戴着眼镜,穿着很讲究,看起来很绅士,家里是做奢侈品生意的。

几个室友聊天的时候,也会聊到英国菜。

印度人说英国菜很傻逼,炸鱼薯条难吃得要死。

英国人不乐意了,说他们英国人也不常吃炸鱼薯条,一般英国人也就一星期吃一次左右。

他们英国有很多高档餐厅,有非常美味的意大利菜和法国菜。

最后一个华裔同学是在德国出生的,个子高高瘦瘦,有些书卷气。

生活习惯和纯正的德国土著一样,口音也和海德堡当地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也许因为都是华裔的缘故,林辉和他还挺聊得来。

室友告诉他,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排斥与歧视。

林辉能够理解,德国虽然外国人很多,但说到底依然是个非移民国家。

它有自己的文化圈子,非本民族的人想融入进去,还是很难的。

语言风俗都完全不同的移民,在这里生活自然会被排斥。

世上没有不排外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会排外。

德国的物价在发达国家里不算高,肉类很便宜。

只是工资不算很高,还要面临高额的税收。

但是听当地人说,他们上班时间很短,下午四点半就下班的人比比皆是。

劳动者在这里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保障,不会有人一边喊着“反了你了”,一边用棒球棍击打。

也没有人扎堆地往大学里挤,高中毕业后有过半的学生会去工厂做学徒学习技术。

大家尊重技术工人,不上大学也不会被人歧视。

在这里躺平生活还是挺好的,很安逸。

但是想奋斗,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这里不见得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所以很多德国人也在往外移民,去福利更好的美国和瑞士。

林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德国的香肠很好吃,而且价格还特别便宜。

炸猪排和烤肘子也很香,德国黑啤的味道也不错。

下课后,他就喜欢和几个室友在酒馆里小聚。

可惜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生活有些无聊。

唯一让林辉感到欣慰的是,这里风俗业是合法的。

这给他乏味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

里面有不少身材高挑,长相姣好的亚裔。

聊天的时候,林辉用德语试探着问道:“你是哪国人?”

“新加坡。”

林辉闻言,略微有些失望。

独自异国他乡无人识,这种孤独并不好受。

看见和自己相似的面孔,难免会有寒暄亲近的想法。

女孩的口音明显地带着东北的大碴子味,真的让他挺亲切的。

但她说自己是新加坡人,林辉又觉得没那么亲切了。

东北经济不景气,岗位少。

所以很多女孩子都会往外跑。

澳洲、东欧、日本……

风俗业准能看到一些亚裔的面孔。

有些是偷渡过去的,还有些是兼职的留学生。

林辉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这些人的生活方式。

无论你讨厌也好,憎恶也罢。

这个世界就存在那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喝完酒,快速完成交易。

林辉整理好衣服,拿上随身带着的书,准备出门。

女孩看了一眼他夹在腋下的书,书名是中文,《霍乱时期的爱情》。

带书来风俗街的客人是很少见的,未免有些奇怪。

“你是中国人吗”

女孩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问道。

林辉没有回应,径直出了门。

最近天有些冷,天色阴沉,将要下雨。

他紧了紧衣领,又想起了以前,凯蒂会将他的手,疼爱地包在她的围巾里。

大街上行人很多,他和周围的人始终保持着距离,捂着自己的钱包,时刻警惕着。

德国治安不太好,小偷虽然没有巴黎那么多,但还是有的。

他来这儿买的山地自行车,不到一个星期就失踪了。

买票上了地铁,他看着陌生的人群,对易凯蒂的思念更甚。

他想试着给易凯蒂发个消息,却突然反应过来,地铁上是没有信号的。

德国人确实是喜欢在地铁上看书。

但这并不是因为公知说的德国人爱看书陶冶情操。

只是因为,地铁上没有信号。

林辉找了个地方坐下,又翻开了那本《霍乱时期的爱情》。

公孙瑾说他是个阿里萨式的人物。

林辉也希望易凯蒂会是他的费尔明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