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6章 补饷(2 / 2)

加入书签

杨浩闻言一愣。

李凌云并不是要夺自己的权?是自己误会他了吗?

他还以为,自己以前做李凌云上官的时候不知在哪得罪过他,这才让他在得势后报复自己呢。

原来是自己误会他了。

他就说嘛,他认识的李凌云不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 更不是一个得势后转头就变脸的人。

想到这儿,他抱拳道:“卑职明白了,是卑职小人之心了,还望节帅原谅。”

“不怪你,是本帅没有提前告知,如今咱已安全回来,倒也不用再派镇东军将士守着了,说说吧,你有什么打算?”

杨浩是安山的部下,他若要走,李凌云也不打算为难。

杨浩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若节帅不嫌弃我的出生,杨浩愿为节帅效命。”

他算是看明白了,李凌云是有大本事的人,仅用一年时间就走到了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抵达的高度。

跟着这样的人,不说以后能大富大贵,至少不用像以前那么憋屈了。

李凌云大笑道:“哈哈哈,杨都尉肯随我一起征战,凌云求之不得,又怎会嫌弃呢。”

杨浩轻咳一声:“卑职现在已经不是都尉了,节帅叫我杨校尉或老杨都行。”

“你带领柳县城防军守城有功,后又在燕岭关协助本帅歼灭了不少敌军,如此功劳足以换一个都尉之职了。”

杨浩闻言心中一喜,忙抱拳道:“杨浩谢过节帅!”

李凌云的意思是,要给自己官复原职,他又可以做回正六品的都尉了。

他虽然是燕岭关守将,但上次大败敌军全靠李凌云和镇东军将士,如今李凌云将功劳算在自己头上,可谓是破格照顾自己了。

他再一次觉得,自己跟着李凌云是正确的选择。

“你和镇东军将士们的功劳我都一一报给了朝廷,想必要不了多久,你们就能拿到朝廷的任命书了。”

杨浩再次朝着李凌云感谢。

李凌云继续道:“柳县新上任的县令是安山的人,你回去看着点,别让他将县城拱手让给安山了。至于这里,就让周聂镇守吧。”

杨浩应声:“卑职遵令,卑职这就回柳县,节帅放心,柳县绝不会落入安山之手,若柳县有失,卑职提头来见。”

周聂本就是杨浩的人,李凌云让周聂镇守燕岭关,他没有任何意见。

送走杨浩,李凌云又召见了周聂,表达了一番自己很重视他,准备要重用他的意思,然后又将燕岭关的重要性仔细像向他解释了一遍,叮嘱他要守好燕岭关,不能有失。

周聂得知以后运往草原的物资都要从燕岭关进出后,整个人立马变得精神了不少。

同样是守关,守一处没人的关隘和守一处商队通行的关隘完全是两码事。

李凌云将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自己镇守,可见真如他所说,他对自己是十分重视的。

这一刻,李凌云在周聂心中的分量上升了不少。

交代完守关的事,李凌云总算是能好好休息一会儿了,他简单吃了点饭食,倒头就睡。

在草原上的那半个月,他没有一天是安稳入睡的,如今回到自己的地盘,身心放松下来,很快便睡着了。

一觉睡到下午,他浑身舒爽的起身,然后让那木召集所有士兵集合,开始发饷发战利品。

不过片刻功夫,校场上就站满了人。

众人眼神热切的望着李凌云。

李凌云走上台,扬声道:“想必你们已经知道本帅要做什么了,没错,将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要给你们发饷发战利品了。”

“节帅威武!”

“节帅威武!”

“节帅威武!”

他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整齐的欢呼声。

尤其是镇守燕岭关的柳县城防军士兵,眼神热切的仿佛能将周围空气点燃。

他们有多久没见过饷银了?准确的说,他们自从参了军,就没见过军饷。

如今李凌云忽然说要给他们发饷了,这怎能不让大伙儿激动。

李凌云望向站在左边的城防军,说道:“若本帅记得没错,你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是去年跟我一起参加过服役的,一年时间过去,想必你们一次也没领过军饷。”

人群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忙不迭的点头。

他们确实是和李凌云一起参加徭役的,后来李凌云带着一部分人去守捉城驻防了,他们被编入了柳县城防军。

后来柳县被渤国人攻破,他们沦为阶下囚,敌军要攻打巫闾守捉城时,将他们编入了排头营,后来敌军溃逃,他们又成为了兵卒。

这一年时间他们确实没领过一文钱的军饷。

李凌云说道:“如今本帅被皇上封为营州节度使,管辖全州境内军政,你们作为燕岭关守将,自然也归本帅指挥,既然本帅做了你们的上司,那就得对你们负责,本帅不喜欢让手下人饿着肚子干活儿,今天就将你们的饷银全都补齐了。”

他这话一出,城防兵队伍全都沸腾了。

他们从入伍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五个月,每月二两军饷,算下来一人有三十两的饷银!

三十两啊,够一家五口嚼用两三年的了。

这也就是现在粮价太贵,否则三十两银子能让他们安稳过四五年不成问题。

有个年纪不大的小兵大声喊道:“节帅万岁!”

其他人跟着喊:“节帅万岁!”

李凌云忙抬手压下众人的声音,心虚的朝四周望了望。

这帮人是想害死自己不成,万岁二字是能对皇上以外的人说的吗?若有心人将这事儿上报给朝廷,李凌云估计,他的脑袋都得提前搬家。

周聂也没想到自己手底下还有这么虎的人,转头瞪了一眼那瞎喊的小兵,又朝众人说道:“今天这话烂在你们肚子里,若有谁敢说出去,别怪我不客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