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如画美景(2 / 2)
而宝钗,温婉贤淑、博学多才,她的评价则更加含蓄而深刻。
她不会直接点出画作的瑕疵,而是以一种温婉的方式,引导她去感悟画中的意境与情感。
宝钗或许会轻抚画卷,缓缓道出对画中景象的另一种理解,或是提出一种更为巧妙的构图方式,让她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艺术的无限可能。
在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中,她的画作日益精进,每一幅都仿佛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情感与哲理。
她那双充满灵性的眼眸中,总是闪烁着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她深知,一幅真正的艺术品,是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与雕琢,才能焕发出最璀璨的光芒。
这幅画,惜春足足倾注了整整一年多的心血才完成。
这一年的时光里,惜春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幅画的创作中。
她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思考着人性的复杂与多样,然后将这些思考转化为画笔下的色彩与线条。
她经历了无数次的灵感迸发与创作瓶颈,但始终坚持不懈,终于将这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充满艺术魅力的画卷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画作完成后,里面光认得出来的人物,便有一百多个。
其中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更是数不胜数。
众人看后,更是惊叹不已,既惊叹惜春超高的绘画艺术,也惊叹于惜春的用心。
而这一刻,大观园里的日子,也因为这份美好的定格,而变得更加难忘与珍贵。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逍遥自在的日子已成过往,只留下无尽的回忆,在宝玉心中久久回荡。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此时的宝玉正穿着粗布袈裟,肩上挑着两个水桶,行走在寺庙的小路上。
他的步伐虽沉重,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光芒。
寺庙的钟声悠扬,与远处的鸟鸣交织成一首宁静的乐章。
宝玉回想起大观园中的繁华与喧嚣,那些欢声笑语、花前月下,如今都化作了心中最温柔的角落。
他停下脚步,望着那清澈见底的井水,休息片刻,拿起扁担,准备放下水桶。
井水映照着他的身影,粗布袈裟,面容清瘦,眼中却闪烁着莹莹的光芒。
他缓缓地将水桶放入井中,井绳在手中一圈圈松开,仿佛是在编织着一段新的记忆。
就在水桶马上就要触碰水面时,突然,平静的水面竟出现了黛玉的脸庞。
眉眼弯弯,笑意浓浓。
好像在娇笑着说道:“宝玉,还认识我吗?我是林妹妹,林妹妹回来了!”
“林妹妹,怎么是你?”宝玉大惊失色,双手一松,砰的一声,水桶随即掉入水中,荡起一片涟漪,打破了黛玉的脸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