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3章 生死未卜(1 / 2)

加入书签

白清寒此刻意识到了什么。

“仙佑,不会……真被我说中了吧?”

沈仙佑沉默不言了一下,即便开口,也是就事论事。

“白仙姐姐,张千鹤这是在给咱们提醒,既然是密报,那就都烂在心里。”

“我也要加快迁都的效率了。”

南北两京之制,已经在内阁和六部九卿议了很多遍,但现在最为聚焦的一点就在于,新京究竟是在燕州,还是在江州?

士大夫们自然希望是在江州。

那里固然被沈仙佑血洗了一遍,但归根结底还是有一些基本盘在。

燕州就不同。

北方苦寒之地,莽夫愚者居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燕、秦、辽、晋、暨五州之地,都是在沈仙佑的武力实控范围,那里的人都是听调不听宣的货色。

只听言王调令,不听朝廷宣旨。

因此,设新京于燕州,反对的声音并不小,可百官们也不明白,既然已经把太子妃扶上来了,为何还不剥夺言王府的批红权?

内阁首辅吕德炎一言洞穿其中症结。

玄京外围的军事布控力量,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都被沈仙佑实控,还有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司,也在他的手里。

一旦下旨剥夺,以沈仙佑的性子,绝不会管三七二十一,一定会在顷刻之间让玄京城天翻地覆!

百官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东宫身上。

希望太子妃能在这个时候真正站出来,与沈仙佑分庭抗礼,最好是能夺回一定的军事权,要不然六部中的兵部就是一个空架子,现在连兵部尚书都是沈仙佑的人!

在武英殿中,他们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

但在此之前,陈云霓拿到了沈仙佑的一封信,这让她的内心十分惶恐不安。

站在江山社稷的角度。

新京,只能选在燕州!

陈云霓最好的处置办法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明面上对臣子们说,会尽力争取新京选在江州,陪都则定在燕州,并保留玄京城的一些实职衙门,用于牵制大玄西北的各方势力。

她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

可在实际安排上,工部和礼部的官员逐渐被沈仙佑替换,且大批用于建造新京的材料开始从各地出发,去往的地方是燕州,并不是江州。

陈云霓只能装聋作哑,给沈仙佑打好配合。

敏锐的人已经感觉到,这是在温水煮青蛙,而且建造新京是假象,沈仙佑正在将一切可以用于战争的资源往北方转移。

三大营不知从何时起,开始了战争时期的备战状态。

锦衣司全面接管玄京城的安防事宜,五城兵马司彻底成了给锦衣司打下手的衙门,就连正在崖山督战的钦差大臣也被调了回来,从兼任兵部尚书变成了正任,而崖山道都指挥使许魄,成了崖山总督。

玄京城的氛围越来越不对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