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携仇引恨害稚子(2 / 2)
在娄昭君身边侍奉这么久,竟还不知如此秘密。
难怪高澄会纳一个歌姬入府,却从未透露高长恭生母是谁!
目光掠过孩童眉间,那抹孤清倒真与秦姝神似。
李昌仪悄然后退,锦履在雪地拖出蜿蜒痕迹,转眼被风卷来的碎雪填平。
园内只留高长恭清脆爽朗的笑声,与红梅的幽香一同,飘散在丞相府的上空。
宋娘回到晋阳,仍同在邺城一般深居寡出。
儿子高孝瑜自然随着高欢一众儿子入学,因与自己的小九叔叔高湛同岁,孩子之间相处起来也很融洽。
高长恭却因年纪太小,读书只是启蒙,仍由宋娘院内女官负责。
雪光透过茜纱窗,在宣纸上晕出淡青。高长恭小手握笔,悬在半空,墨汁在纸上洇出歪斜的“河”字。
“四郎运笔要稳当些。”
教书女官话音未落,只闻院中响起一阵清脆笑声,说着:“绮梅园新开了胭脂梅,宋姐姐来了晋阳这么久,也别整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李昌仪裹着白裘披风掀帘而入,鬓边垂丝扫过宋娘手中未绣完的云纹袖绣。
“今日难得空闲,就想着邀着姐姐一起,去园里看看!”
宋娘望着窗外碎玉般的雪粒子,再望了一眼正在习字的长恭。
李昌仪一把夺过她手中刺绣,放到了矮案上,顺着宋娘的目光望向高长恭:“姐姐总闷在屋里,当心四郎也学您这孤僻性子,往后大将军反而要怪上姐姐,岂不是费心不讨好?”
这话恰似银针刺破锦囊,“李娘子说得是!”宋娘终是轻笑起身,拢了灰鼠斗篷。
李昌仪顺势移步至高长恭身侧蹲下,指甲划过墨迹:“小小年纪,练出这般好字,都是姐姐功劳!”
“李娘,咱走吧!”
李昌仪起身时披风一角带起案头纸张,冷笑在面上转瞬即逝。
她们前脚方走,后脚便有一婢子裹着护手进到院内,俯身时腰间革带发出细响:“四郎可想见你阿姑?”
高长恭应声抬头,扔下手中毫笔:“想”
女官认得她是芳林苑的婢女,到底没敢阻拦,任由女婢牵着长恭出了门。
廊下冰棱折射着孩童欢快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九曲回廊尽头。
湖面薄冰泛着青灰色,那婢女用绣鞋试着碾冰,碎冰碴的声响格外清脆,再四下张望。
“阿姑......”高长恭正要发问,后背突然袭来剧痛。
瞬间冰碎人坠,没入水中刹那,他只见婢女逃窜翻飞的裙角,冰水如针刺骨,浸水的貂裘变得比铁铅还沉,直拽着他往下坠。
他还想活命挣脱,可冻僵的手脚根本不听使唤,刚呼出一个“救......”字,冰水却四涌灌进喉鼻,只望见铅云缝隙漏下的天光。
千钧一发之际,水中跃下一道火红身影,抓握住长恭拖出了湖中。
“快点,快点把人拉上!”高长恭只觉耳边嗡嗡作响,隐约辨出是柔然话,却已冻得连眼皮都抬不起来。
绮娜迅速脱下身上狐裘,将长恭紧紧裹住,见孩童青紫的唇色,又赶忙掐他人中。
赵北秋踏雪而来,忙从绮娜怀中抱过高长恭,触手一片冰凉
“也不知这孩子,怎么就掉到冰窟里!快点抱......”绮娜语气急促,
抬眼认出人时,竟呆得说不出话,不知他怎会在这丞相府。
“多谢公主相救!”赵北秋来不及说太多,已抱着孩子冲向回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