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冀州交津忆隆之(2 / 2)

加入书签

高欢眼前恍似看见信都城头猎猎招展的旌旗,高乾、高昂、封隆之并行在前谈笑风声,转过头来对他笑道:“天下之人,孰不归仰?高公何疑?”

不由感叹:“举事光景,恍若昨日。封公一向积德行仁,体通性达。自参军国大事,二十年来一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如此忠信可靠之人,孤本欲将后事托付于他。”

喉结滚动数回,哽咽出:“谁料,谁料报善无徵,他竟先走了......每每念其忠贤,实叫人痛惜啊!”

司马子如跟着高欢一同惆怅,良久才闷出一声叹息,劝慰道:“大王,逝者已逝,还请放下哀思!”

高欢抹了抹眼角泪痕,旋即转头命令:“仲羡!备太牢三牲,代孤敬奉封公灵前。”

“诺!”仲羡抱手领命,便驱策回营,准备祭礼。

高欢目送几骑烟尘,转头间望着司马子如鬓白如霜。

“子如啊,此次你就随孤一道去邺都,咱俩也好生叙叙旧。”

时催人老,司马子如知道,高欢怕的是老友难再聚首。

“诺,大王。”

“诶,什么大王,叫我贺六浑!”

等到高澄运回石碑,刚在城外堆叠整齐,舍乐就驱马来报:“大将军,大王来朝,知晓了您在宫西筑宅之事,正发着怒呢!”

“知道了。”

高澄倒是也不怕,只想着父亲能在晋阳筑宫,自己为何就不能在邺城筑宅。

策马回府,就直奔父亲书房。

只见父亲侧坐案前,手里端查的,正是自己筑宅用度账本,高洋立在身侧,见了哥哥,垂下眼眸。

此时秦姝端着茶进屋,两眼神交汇之际,都偷偷露出一笑。

“啪!”的一声,账目堪堪劈到高澄眉骨之上。

“整日嚷着惩治贪腐,我看你才是最大的贪,最大的腐!竟敢在宫侧筑宅?”

高澄立刻跪下身子辩解:“父亲,儿子筑宅的一砖一瓦,可都是食邑得来的,哪有什么贪腐。只是这筑宅之事,儿子只道是小事,才未与父亲先言......”

“小事?规制僭越太极殿,你当满朝文武都是瞎子?还小事?”

“父亲,翻新修补这北城旧宅,还不如另筑新宅......在说,在说您不也在晋阳起宫吗?”

高欢一掌拍到案头,立起身子质问:“孤是为了安置从军妇人,供天子北巡驻跸,你有宅而起外宅,又是为何?”

高澄瞥见秦姝轻轻摇头,才收起倔性。

想着:宅基已起,等父亲回了并州在修不迟,到时筑成,难道还会被烧不成?

于是低声说道:“儿,儿原觉离着皇宫近点,好招人议事......父亲既怪,儿子便不再修筑。”

此时陈元康急奔进屋,高欢才收敛了脸上怒容。

“西贼换防!玉壁守将王思政改任荆州,新驻守将乃一籍籍无名之辈......唤韦孝宽。”

高欢睫底瞬闪精光,忙接过陈元康手中军报确认。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兴奋之余,瞥着高澄还跪在地上,才说道:“起来吧。”

等到高澄起身,目光追着秦姝出了屋子。

“子惠,子进,晚宴过后,来孤书房议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